个人简述:
一、围绕肾脏疾病关键科学问题,探索肾脏疾病分子新机制。 首次证实miRNA30在维持足细胞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发现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恢复miRNA30表达发挥其治疗足细胞病的作用。发现足细胞表达APLP1和GADD45B分子,借助斑马鱼对其功能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对足细胞病患者血清和尿液中miRNA表达谱进行了研究,发现血清miRNA186水平与FSGS患者疾病活动和治疗反应呈现出很好的相关性。此外,发现FSGS尿液中miRNA30水平明显增高,不仅与疾病活动相关,而且还与病人对激素治疗的疗效密切相关。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JCI、JASN等国际著名医学杂志,并获得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支持。二、利用组学研究探索肾脏疾病分子标志物,构建肾脏疾病分子诊断系统在国内首次验证PLA2R在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中的价值,并最早在临床上开展了PLA2R检测;揭示了肾组织PLA2R染色在MN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发现了SrGAP2等参与DN足细胞损伤新的分子机制,阐明了中国汉族人群MN的遗传易感位点。利用尿液蛋白组学研究,揭示了尿液中Fibrinogen同肾脏疾病预后的关系,并阐明了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开展了中国汉族人群DN遗传背景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JASN等肾脏疾病顶级杂志上,并获得了国家“精准医学”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计划的支持。三、组织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建立了肾脏病治疗的新疗法。作为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带领中心打造了由全国38家核心单位组成的肾脏疾病协同研究网络。在此基础上,先后组织开展了多项国内多中心合作临床试验。先后组织完成了多靶点疗法诱导和维持治疗LN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了多靶点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针对IgA肾病病理表现为增殖性病变者免疫抑制治疗观察的空白,组织了多中心临床试验,对其进行验证,证实了免疫抑制剂治疗增殖性IgA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发表在Am J Kid Dis上,并获得F1000推荐。四、发展血液净化新技术,创立组合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在国内率先开展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技术,提高了危重病症救治、战创伤救治和灾害救援的水平。首创组合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建立了CRRT-胆红素吸附组合生命支持治疗系统,提高了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救治水平,研发了便携式CRRT装置和血液净化治疗方舱。五、立足国内,跻身国际,制定肾脏病诊治规范作为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委员,和中华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先后组织全国相关专家制定和发布了多项我国肾脏疾病诊治指导,相关行业规范和专家共识,为提高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水平做出了贡献。
科研工作:
中国肾脏病学肾脏病临床集锦-精选病例100例Podocytopathy肾脏病科普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