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述:
李霞,女,1974年10月生,眼科学博士,眼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大学开始受教育经历1992年-1997年 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科/学士;1999年-2002年 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生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研究生(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硕士,导师魏博源教授及谭少健教授2002-2005年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研究生学历/眼科学博士学位,导师刘奕志教授2008-2010年,美国匹兹堡大学,眼耳研究所及眼科中心,博士后及访问学者,导师:James L Funderburgh教授及Deepinder K. Dhaliwal副教授2007-2012年 广西医科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谭少健教授及James L Funderburgh教授研究工作经历:1997年7月-2003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助教/住院医师;2003年6月-2006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讲师/主治医师;2006年12月-2012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12年12月—今,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医师1999年-2002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要参加(排名第三)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项目“前房维持器在内眼手术中的应用研究”;2001年-2005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要参加(排名第二)广西科技厅项目“多焦点人工晶体的临床应用研究”;2002年9月-2005年6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参加“晶状体上皮细胞信号转导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晶状体再生的研究”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广东省卫生厅课题;2004年-2011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要参加(排名第二)广西医科大学自选课题“个性化植入人工晶状体治疗高度近视的研究”;2007年-2010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后发性白内障发生过程中去整合素Kistrin调控晶状体上皮细胞胶原代谢的分子机制”;2008年10月-2010年2月,美国匹兹堡大学,眼耳研究所(Eye & Ear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博士后,导师:James L Funderburgh教授;2007.05-2012.03, 2011.1-2012.04,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项目负责人,广西科学基金(项目批号:桂科青0728058)项目:高糖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DNA损伤修复FANCA-BRCA通路相关基金表达的影响,已结题。2007-201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项目负责人,广西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Seminar在眼科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已完成。2011.1-2013.1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号:81060076)项目:引导脂肪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基质样细胞片的研究。2011.1-2013.1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项目负责人,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批号:2010-1561)项目:体外三维培养诱导脂肪干细胞构建角膜基质样细胞片的研究。2014.1-今,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号:81360144)项目:TGFβ3对角膜基质体外三维培养模型中纤维化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 完成的课题多次获奖:作为第二完成人完成课题《个性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研究》获2014年广西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作为第二完成人完成课题《个性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研究》获2013年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主要参与研究的课题《多焦点人工晶体眼视功能的研究》,获2005年度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另一主要参加完成的课题《前房维持器在内眼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获2005年度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并获2006年度广西科学进步奖三等奖。 临床工作擅长白内障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复杂白内障手术、儿童白内障手术、晶状体脱位手术。擅长角膜病及眼表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教学上曾获“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青年教师授课大赛”“最具有潜力选手奖”。广西医科大学临床教学查房大赛二等奖。在眼科继续教育方面,多次对广西眼科医生授课“儿童白内障”、“干眼的误区认识”“过敏性结膜炎的诊治概念更新”等。 工作以来发表临床教学科研论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