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述:
鲁炜中,男,1977年8月出生,藏族,文艺学硕士,现任西南科技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西南科技大学首届龙山学术科研人才学术骨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 鲁炜中同志在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军民融合创新、高校科研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础资料整理和开拓性研究工作,尤其在羌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问题等有较深的理论造诣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研究》(16BMZ088)、教育部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关系研究——以四川羌族为例》(13YJCZH119)、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研究》(2014ZR0030)等各类科研项目53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8项。出版研究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40篇,获得绵阳市优秀成果奖4项。 从教十五年来,鲁炜中主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学概论》、《美学概论》等课程,承担中国高教学会等各类教改项目9项,多次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并获得四川省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奖励。
科研工作:
作为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承担的主要文化课题(项目):[1] 国家社科基金2016年面上项目《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研究》(16BMZ088),20万元,在研;[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年课题《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研究》(2013BAH32F04),20万元,结题;[3]教育部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关系研究——以四川羌族为例》(13YJCZH119),7万元,在研;[4]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委托项目《四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创新研究》(SC12W2006),1万元,结题;[5] 四川省科技厅2014年软科学项目《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研究》(2014ZR0030),3万元,结题;[6] 四川省科技厅2016年软科学项目《四川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研究》(2017ZR0206),5万元,在研;[7] 四川省教育厅2015年重点项目:《羌族传统聚落新景观模型构建与应用——以吉娜羌寨景观设计为例》(15ZA0105),6万元,结题;[8] 四川省教育厅2013年重点项目:《多元文化环境下四川羌族文化的传承与嬗变》(13ZA0152),1.5万元,结题;[9] 绵阳市2013年社科规划项目:《基于人类学视野的北川国际旅游文化产业模式研究》(MY13ZC003),0.3万元,结题;[10] 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2015年一般项目《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与传承研究》(WHCY2015B29),0.3万元,结题;[11] 四川多元文化研究中心2010年一般项目:《灾后重建中的北川羌族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2.2万元,结题;[12] 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一般项目:《四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LYY12-01),0.2万元,结题;
教育背景:
2011年6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