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述:
获国防科技二等奖项,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项。
科研工作:
工作经历1991.9- 1995. 4: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系工作,讲师1995.5- 1997. 3: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系工作,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1997. 4- 1998. 5:德国宇航院气动设计所工作1998.6 - 2004.3: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工作 2004.4-2005.3: 德国宇航中心气动与流体技术研究所工作 2005.4-2006.4: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工作2006.5-至: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学 飞机蒙皮、发动机排气红外辐射特性及红外隐身飞机、发动机进排气系统雷达波电磁散射特性及雷达隐身发动机进排气系统气动/红外/电磁多学科综合设计与优化叶轮机非定常流动与流固热耦合发动机部件气动/结构设计与优化 科研项目[1]航空发动机型号项目,“XXX排气系统雷达电磁散射特性数值计算与试验研究”,2013-2014[2]航空发动机预研项目,“XXX二元喷管电磁散射特性模型试验验证,2014-2015[3]航空发动机预研项目,“XXX二元喷管电磁散射特性数值计算与软件开发”,2013~2015[4]国家XXX计划,“XXX分开式排气系统计算程序深入开发和数值模拟研究”,2013-2015[5]国家XXX计划,“XXX排气系统参数化设计系统开发”,2013-2015 学术成就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EI收录20余篇。在航空发动机进排气系统雷达波电磁散射特性数值计算和试验方面居于国内领先研究水平。近年来国内所发表的此类研究论文基本上出自本研究团队成员和从本团队毕业的研究生,获与隐身技术相关的国防发明专利1项。
教育背景:
1985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空气动力学专业,1988年获空气动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空气动力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