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述:
谢勇,湖南祁阳人,1958年4月出生,法学硕士,民进会员。湘潭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研工作:
科研项目
1、2010年,参加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将情感因素纳入罪过理论的探索”【编号20100470231】的课题研究。2、2008年,参加湖南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刑法中的恐怖主义犯罪问题研究”【08YBB238】的研究。
主要代表性论文
2003年,在《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03年04期,发表《一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证据学新著——评《证据学新论》》;2004年,在《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4年01期,发表《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与我国青少年犯罪控制》;2005年,在《犯罪研究》05年03期,发表《论有组织犯罪研究——十年回顾、评价与前瞻》;2005年,在《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05年03期,发表《对我国刑侦体制改革的调查与分析》;2005年,在《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5年05期,发表《宪法之信仰》;2006年,在《时代法学》06年01期,发表《职务犯罪亚文化功能探析》;2006年,在《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06年02期,发表《职务犯罪亚文化理论及其对职务犯罪防控的意义》;2007年,在《河北法学》07年01期,发表《区分间接故意与轻信过失的最终方案》;2007年,在《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7年1期,发表《罪过理论历史沿革初探》;2007年,在《社会科学战线》07年02期,发表《如何实现对情感型罪过的准确定性》;2007年,在《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7年02期,发表《对情感因素在自由意志罪过理论中缺失成因的多学科分析——罪过理论历史沿革初探(续一)》;2007年,在《河北法学》07年03期,发表《破解疏忽大意过失罪过性的两难之题》;2007年,在《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7年03期,发表《对情感因素在认识主义罪过理论中缺失成因的多学科分析——罪过理论历史沿革初探(续二)》;2007年,在《河北法学》07年11期,发表《从罪过情感看理论与实践的脱节》;2015年,在《湘潭大学学报》15年1期,发表《从审判方式改革到全面司法改革--关于深化司法改革的若干思考》。
成果获奖
1、1993年,获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合作,湖南省教委批准)。2、1994年,专著《犯罪学研究导论》获湖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湖南省委宣传部批准)。
个人专著
1、《犯罪学研究导论》,湖南出版社出版,1992年。2、《法人犯罪学》,湖南出版社出版,1995年。3、《犯罪本源理论的综合及其方法论》,《刑事法评论》第二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4、《宏微之际:犯罪研究的视界》,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4、《有组织犯罪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