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述:
教学:讲授“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原理”和“动力装置污染及噪声”本科生课程
科研:主要从事航空航天动力燃烧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2006年以来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国防基础、空装预研、总装探索、航空基金等项目10余项,在高温升高热容燃烧理论和技术、雾化燃烧理论和技术、多级旋流燃烧技术、贫油直接喷射低排放燃烧技术、内燃波转子理论和技术、爆震燃烧理论和技术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次,获得湖南省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申请发明专利16项,目前已授权3项,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Energy Fuel等SCI和EI检索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学术兼职:爆震发动机及新型发动机专业委员会委员;航空学会会员。
主要承担的研究课题:
(1)内燃波转子火焰和激波相互作用和耦合机制研究,研究周期:2012—2018年,航空科学基金、青年科技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
(2)某型燃烧室热态流场非接触测量研究,研究周期:2016—2017年,研究所横向;
(3)折流燃烧室起动喷嘴和点火电嘴匹配试验研究,研究周期:2014—2015年,APXX资助;
(4)脉冲爆震发动机起爆技术和爆震燃烧机理研究,研究周期:2009—2015年,空装预研、国防预研、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青年科技创新基金等资助。
诚挚欢迎具有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热能工程等学科基础的同学加入本课题组。
科研工作:
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专著情况:
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Energy Fuel等SCI和EI检索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科研成果获奖及专利:
(1)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3)湖南省优秀博士后
(4)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已授权3项。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航空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产学研项目、APXX、AAXX等项目,参与国防基础预研项目、总装创新项目、空装预研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