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述:
本人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1: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研究意义: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不可逆的肺纤维化导致的呼吸衰竭。对于百草枯中毒,临床上缺乏有效治疗药物,治愈率低,致死率高,给患者及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通过探讨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治疗百草枯导致肺纤维化发生的关键分子靶点,寻求抑制肺纤维化、促进肺组织修复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百草枯中毒患者存活率的关键。团队举办国家级、全军级、省级中毒救治学习班7次。本人在此领域获得国基金1项,医师协会课题1项,医院课题1项,国内领先。研究方向2:心肺脑复苏治疗技术。研究意义:提高了急救效率,降低了病人死亡率。特点:团队对该技术进行了8年的临床与基础实验研究,对1000余例相关患者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持续不断的高质量心肺复苏、亚低温、超早期的高压氧及配合相应的复苏药物进行综合救治方法。团队在该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课题2项,共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著7篇,多篇论文在全国及省市学术大会上交流。国内领先。研究方向3:纳米材料技术在急诊领域的应用。研究意义:将纳米材料的特性和急诊临床的需要结合起来,用新材料来满足急诊临床的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特点:本人在该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课题2项,共发表论文7余篇,其中SCI论著2篇,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多篇论文在全国及省市学术大会上交流。国内领先。本人在全国、全军、省级和市级的专业委员会中均有相应任职,2017年获得本专业青年医师的最高荣誉,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诊未来”十佳杰出青年中国急诊医师,获得了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三类津贴,同时是军队和省级的人才计划培养对象。
科研工作:
1.《腰椎间盘突出症》,ISBN 978-7-5676-270,164千字,2009年4月,第一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美国三军总医院概况》,ISBN 978-7-5662-0917-7R.,150千字,2017年5月,第一版,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3.《家庭急救与自救常识》,ISBN 978-7-5537-8679-7,200千字,2018年1月,第一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