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强,男,汉族,1979年6月生,河南济源人,中共党员。 教育经历: 1999-2003年于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习,2003年7月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3-2008年于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学习(硕博连读),2008年7月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8年9月至今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工作 工作经历: 2008年9月-2011年2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水文教研室,讲师 2011年3月-2017年2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水文水资源系,副教授 2017年3月至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水务工程系,教授 教学任务: 本科生教学任务:水环境化学、工程水文学 研究生教学任务:生态水系规划与治理、生态水文学。 代表性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那曲流域水源解析及气候变化的响应”(91547209),2016.01-2019.12,专题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源数据的湿地生态系统水热通量传输机理研究”(51879106),2019.01-2022.12,项目负责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河河口湿地生态水文过程耦合作用机理及模拟方法研究”(51579101),2016.01-2019.12,项目负责人;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区域农业干旱形成机理及预警预报方法研究”(51379078),2014.01-2017.12,项目负责人;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河宁蒙段凌汛成因及预报方法研究”(51009065),2011.01-2013.12,项目负责人; (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题“京津冀区域水循环健康监测与评价”(2016YFC0401401),2016.07-2020.12,专题负责人; (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气候变化对中国需水量的影响评估”(2012BAC19B03),2012.01-2015.12,第2; (8)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变化环境下湿地生态水文过程模拟与调控方法研究”(15HASTIT044),2015.01-2017.12,项目负责人; (9)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支持计划“基于同位素的多泥沙河流湿地水循环模拟研究”(185100510014),2018.01-2019.12,项目负责人; (10)中央分成水资源费《水生态评价业务专项》课题“河流健康评估与生态系统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10.01-2012.12,项目负责人; 主要的获奖成果: (1)区域水资源系统供水短缺风险分析及经济损失评估研究,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2010年; (2)中长期水文预报与河流洪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1,2012年; (3)河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1,2014年; (4)变化环境下流域水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1,2017年; (5)河流健康评估与生态系统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2013年; (6)黄河宁蒙河段凌汛预报方法及防凌减灾关键技术,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2015年; (7)城市化半城市化河流生态需水研究,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2,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