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历: 1980-1984年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地质系地质工程专业,1984年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6-1989年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工程专业,1989年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0-1993年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工程专业,1993年获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4-至今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2001年4月至今 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副校长; 2009-2010挂职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教学任务: 研究生:slope engineering and practice 本科生:岩石力学 科研项目: 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河南省创新人才基金和三峡、小浪底国家重点工程科研项目等70余项,通过省部级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多项。 [1]、水利部公益性项目(201301034):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关键技术,2013.01~2015.12; [2]、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禹州采空区稳定性研究,2011.7~2013.7; [3]、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2012.3-2013.7; [4]、甘肃省舟曲“8.8”特大泥石流白龙江堰塞湖应急除险关键技术研究,2011.03~2012.12 [5]、深部高地应力区巷道大变形规律与支护技术研究,技术主研,2007.03~2009.12; [6]、国家科技计划子课题:边坡优化设计安全度研究,2002.05~2004.02; [7]、淮南矿区深井巷道抗冲击支护技术及装备研制,2011.12~2013.12; [8]、西藏怒江桥水电站下坝址岩溶工程地质特性研究,2011.12~2013.06; [9]、黄河下游菏泽段已建标准化堤防安全度评价研究,2008.03~2009.12; [10]、河口村水库渗漏分析及边坡稳定性分析,2008.03~2009.12; 获奖成果: [1] 大型露天矿深部资源开发边坡安全控制关键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3,2011。 [2] 郑州市贾鲁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1,2010年。 [3] CGMT桩质量检测与勘探技术研究,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2,2009年。 [4] 高速公路非开挖快速加固技术研究,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2,2008年。 [5] 边坡失稳定时预报理论与方法,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1,2001年。 [6]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对模型施加预应力锚杆的方法,第2,2011年。 [7]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软岩物理模拟试验的模型材料,第1,201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