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述:
1983年重庆大学本科毕业,1990年获博士学位;比利时根特大学微生物生态学与技术实验室(University of Ghent, 1999.10 -2000.10)访问学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Princeton University, 2012.01-06)高级研究学者。1997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曾任重庆大学环境科学系副主任(1995-2002)、主任(2002-2012),现任重庆大学工程学部学术委员、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二级教授,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生态中心主任。兼任重庆市环境科学学科学术带头人,重庆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重庆市沼气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水资源协会理事,重庆市石油天然气学会理事;国际水协会(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会员,美国化学学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会员,多个国际刊物(Water Res, Bioresource Technol, J Chem Technol Biotechnol, Water Sci Technol, etc.)的审稿人。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1等奖2项、2等奖3项和3等奖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3部。
科研工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硫循环介导的生物电化学过程净化页岩气开采返排废水的机制及其调控(51778083,2018-2021),项目负责人。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厌氧氨氧化协同反硝化降解苯生物过程的机制与生态学意义(cstc2017jcyjBX0042,2017-2020),项目负责人。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子项 ,重庆园博园水体底泥污染特征与修复技术构建研究(2012ZX07307-001-017,2013-2015),子项负责人。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废水生物除磷过程动态监测方法及其应用(CSTC2013JJB20002,2013-2015),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颗粒污泥自营养脱氮的NOx强化机理与微生物种群动力学(51078365,2011-2013),项目负责人。教育部博士点基金,OUR-HPR综合测量方法及其在生物除磷过程监测中的应用(20090191110002,2010-2012),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废水与活性污泥絮体二相湍流-反应动力学及其应用(50778183,2008-2010),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活性污泥模型参数识别与校核的技术方法研究(50578166,2006-2008),项目负责人。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活性污泥模型COD组分表征研究(CSTC2005BB7252,2005-2007),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强化厌氧氨氧化与甲烷化反硝化耦合的机理和影响因数(50378094,2004-2006),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