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述:
个人简历:
1986年-1991年 西安医科大学 临床专业学习
1991年至今 青海省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工作
2013年-2016年 南开大学硕士管理专业学习
科研成果
完成课题
1、2009年,《颅脑损伤患者血清TM、vWf的动态监测研究》,经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登记号:9632009Y0166),第一完成人;
2、2010年,《颅脑损伤后垂体功能减退的临床研究》,青海省科技厅课题(项目编号:2009-Z-713),经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登记号:9632011Y0043),第一完成人;
3、2011年,《青海地区十年颅脑损伤流行病学分析》,经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果登记号:9632011Y0267),第一完成人;
4、2012年,《2002-2011年西宁地区颅脑损伤死亡原因分析》,经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果登记号:9632009Y0166),第一完成人;
5、2012年,《重型颅脑损伤高凝状态干预治疗的研究》,经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登记号:9632009Y0166),第一完成人;
6、2012年,《青海地区颅脑损伤后凝血-纤溶指标的动态监测》,青海省科技厅课题(项目编号:2011-Z-735),经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登记号:9632012J0301),第一完成人;
7、2015年,《中重型颅脑损伤脑脊液和血清S100B水平与预后相关性研究》,青海省科技厅课题,经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成果登记号:9632015J0167),第一完成人。
学术奖励
1、2012年,获得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一项,题目为《高原地区颅脑损伤后脑内皮细胞损伤和垂体功能减退的研究与诊治》(编号2013JB-3-05-R01)。
2、2011年,获得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一项,题目为《颅脑损伤患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变化及意义》(编号201103304-1)。
3、2012年,获得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一项,题目为《肝泡型包虫病及其肝外脏器转移的综合影像学研究》(编号2011JB-3-08-R05)。
科研工作:
研究内容简介:
1991年以来一直从事颅脑损伤的临床和基础工作,完成或参与颅脑损伤课题10余项,发表颅脑损伤相关文章10余篇。已指导宁夏医科大学硕士生2名,指导青海大学研究生3名。
通过对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发病率、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问题、去骨瓣减压术的相关问题、TM、vWf和S100B等指标的检测,实现了从基础向临床的转变,从零碎、不系统的认知,到逐步形成规范、系统的精准治疗,对提高高原地区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水平和强化医护人员的知识结构有着重要意义,并为“高原区域创伤救治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按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经费(万元)、起止时间分行填写(特别说明是在研项目)
1、《ApoE基因多态性在青海蔵汉回族轻中型颅脑损伤中的比较研究》,青海省科技厅课题(项目编号:2015-ZJ-912),40万元,2015-2017年,第一负责人。
2、《血清BDNF与颅脑损伤的相关性研究》,青海省科技厅课题(项目编号:2016-ZJ-783),24万元,2016-2018年,第二负责人。
一、本人发表论文(近5年发表的文章)
1、张强,杨明飞.高原地区重型颅脑创伤高凝状态干预治疗的初步探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9):946-948.
2、张强,杨明飞.颅脑损伤后血清皮质醇变化及MRI改变的临床意义.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477-478.
3、张强,杨明飞.颅脑损伤后垂体功能减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4):403-405.
4、张强,杨明飞.头部刀刺伤致上矢状窦破裂一例.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5):473.
二、研究生发表论文(限10篇)
1、巩冰,张强.载脂蛋白E与颅脑损伤的研究,中国综合临床[J].2015,10(3):296-297.(张强为通讯作者)
2、李鹏林,张强.中重型颅脑损伤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水平时间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10-12.
3、李鹏林,张强.S100B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J].2015,21(3):40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