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
王德传
  • 所属院校:
    中国药科大学
  • 所属院系:
    理学院
  • 研究领域:
    (1)抗肿瘤药物;(2)抗病毒药物;(3)神经系统药物。
  • 职称:
    副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药物化学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曾从事NOS 和PAF双重抑制剂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从事抗肿瘤和肿瘤镇痛类药物的研究以及抗病毒药物的设计与合成。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与开发了二类和四类新药各1个其中新型肿瘤镇痛类药物的研究获得国家科技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和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已申请发明专利4个,其中PCT专利1个,已授权专利3个;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得2001年度中国药学会第四届施维雅青年药物化学奖。


科研工作:

代表性论著:1.王德传, 张奕华, 彭司勋,朱东亚,姚红红,尤启冬.二硫戊环异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一氧化氮合酶抑制活性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1, 32(1): 1~72.王德传, 张奕华, 彭司勋,吉念宁.2,4 -二芳基-1,3 -二硫戊环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2, 33(6): 457~459.3.王德传, 张奕华, 彭司勋,朱东亚,奚涛.二硫戊环异胍类和脒类化合物的合成及iNOS/PAF双重抑制活性.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3,34(4): 296~301 4.王德传, 郦 铃, 倪佩洲,陆涛.胸腺嘧啶合成工艺的改进.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1, 18(5): 5.贺新,邱岳进,王德传(通讯作者).盐酸文拉法辛合成工艺改进.药学进展, 2006,30(6):278~2796.郭婷,王德传, 徐云根,刘景根.外周选择性kappa阿片受体激动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药学进展, 2006,30(3): 104~1087.3-吡啶乙酸盐酸盐的新制备方法,中国专利(ZL03112631.6)2006,3 8.四氢异喹啉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医药用途,中国专利(ZL200610088349.0, 2009-06-24)9.徐云根 王德传 贺新 许仁裕 王正勇。抗骨质疏松新药利塞膦酸钠的合成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6-S3-10710. 四氢异喹啉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医药用途,发明人:徐云根,刘景根,郭婷,王德传。WO200800921511.余德超,王德传,林国武.4-甲氧基-9H-吡啶并【2,3-b】吲哚的合成研究.精细化工中间体, 2010,40(6): 27~2912.王德传,余德超,周小圆.微波合成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精细化工中间体, 2010,40(6): 60~6213.茚喹诺啉的光学异构体、其制备方法及其医药用途。中国专利(CN200910035900.9)200910-0914.王德传徐云根甘宗捷张迪. 茚喹诺啉酒石酸盐的制备方法, 中国专利(CN201110077402.8)2011-9-2115.Haiping Zhou, Huiting Su, Zongjie Gan,Dechuan Wang* & Yungen Xu*. An efficient procedure for synthesis of 2, 3-dihydro-1H-indene-1-methanamines. Research on Chemical Intermediates November 28 201216.王德传倪慧慧曹燕徐云根甘宗捷赵军冯韬。1H-茚-1-酮-3-甲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201210078427.4)2012-3-2317.赵军,王德传*,曹燕. 1-芳基-2-吡咯烷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精细化工中间体. 42(6),39-41,201218.曹燕,王德传*,赵军,杨李健. 1H-茚-3-酮-1-甲酸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精细化工中间体. 43(1),19-21,2013


教育背景:

1987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药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药学系),1993年获得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获得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博士学位。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