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述:
现任西北工业大学精确制导与控制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微小卫星工程实验室主任,陕西省电动伺服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空间攻防对抗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防科工委局“511人才工程”人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青年科技奖,教育部首届优秀青年教师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和中国航空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教育部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空间及运动体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国家863重大专项专家组专家,总装备部卫星系统技术专业组特邀专家,载人登月工程综合论证组专家,探月工程三期论证组专家,月球探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3.06-1995.09: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502所自动控制/第一站博士后;1995.10-1997.11:西北工业大学航空与宇航科学技术/第二站博士后;1995.10- 至 今: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任教;1995.10:晋升副教授;1997.11:破格晋升教授;1998.12: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博士生导师;1996.02-2002.06: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副院长;2002.06-2011.12: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院 长;2006.07- 至 今:西北工业大学精确制导与控制研究所所长;2009.06- 至 今:陕西省微小卫星工程实验室主任;2010.06- 至 今:陕西省电动伺服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0.11-2001.04: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of Maryland)航天工程/高级访问学者; 2001.09-2001.10:澳大利亚悉尼大学(Univ.of Sydney)计算机仿真/高级访问学者。 周军教授在科研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个主要研究方向:(1) 航天器控制与仿真技术;(2) 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3) 导弹精确制导与控制技术。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973、863等重要科研项目40余项,申请专利28项,出版专著教材4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会议合作发表论文267篇(SCI、EI索引140篇)。自1995年任教以来,重点主讲了《航天器控制原理》和《现代控制理论基础》、两门本科生课程。2005年《航天器控制原理》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6年《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这两门课程均开设了专用教学网站,并正式出版发行了2部电子教材。2014年完成国家级MOOC《航天器控制原理》建设。国际合作方面,陕西省微小卫星工程实验室于2011正式获得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s Federation(国际宇航联)会员资格,这是继中国宇航学会、中华(台北)宇航学会后的我国第三个正式会员资格。创建"NPU-TU Delft Small Satellite Joint Research Center"(西北工业大学-(荷兰)代尔伏特理工大学微小卫星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与比利时VKI(冯卡门流体动力学研究所)、美国斯坦福大学等联合发起了欧盟第五框架协议QB50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已获欧盟批准,并正式启动。任该计划的亚洲区总协调人。目前该计划已有全球75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申请参加。[1] 2013年,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大型多体航天器高精度复合控制与实验技术”;[2] 2011年,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高速飞行器变质心控制技术”;[3] 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 2009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打造本科生研究型创新团队,构建…”;[5] 2008年: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6] 2008年:陕西省教学名师奖;[7] 2008年: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精确制导与控制”教学团队,负责人;[8] 2007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依托学科优势,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9] 2007年: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国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人选;[10]2006年:陕西省精品课程《现代控制理论基础;[11]2003年:国防科技优秀图书奖,《航天器控制原理》;[12]2002年:霍英东教育基金第八届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基金;[13]2001年:陕西省青年科技奖;[14]2000年: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奖;[15]1999年:霍英东教育基金第七届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研究类)奖,三等奖;[16]19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变结构自适应控制理论及应用;[17]1995年:航空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BTT导弹变结构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方法,排第2;[18]1995年:航空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变结构谐波传动电动伺服系统(电动舵机),排第2;
教育背景:
1985.09-1988.09: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教改班 导弹制导/获学士学位;1988.09-1990.04: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获硕士学位;1990.04-1991.02: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一、二、三、五研究院相关所/学习实践;1991.03-1993.05: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获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