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柯以铨
  • 所属院校:
    南方医科大学
  • 所属院系:
    珠江医院
  • 研究领域:
    1、脑恶性肿瘤治疗研究 2、脑损伤神经功能修复研究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外科学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主要研究方向:脑恶性肿瘤治疗研究、脑损伤神经功能修复研究1. 脑恶性肿瘤治疗研究研究发现,在肿瘤原发灶或转移病灶生长的早期,如果没有血管供应,则瘤体只能维持在 2-3mm3 大小的水平,而一旦血管开始出现,肿瘤则呈膨胀性生长。抑制或阻断肿瘤的血管生成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或使原有病灶缩小至微小病灶水平。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已成为目前最具潜力的肿瘤治疗策略。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cnic mimicry, VM)是恶性肿瘤早期快速生长的主要血液供应来源;随着肿瘤体积的不断增大,内皮细胞构成的血管替代VM成为肿瘤血液供应的主要方式。如同时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和形成血管拟态的细胞采取一种杀伤性策略,则有可能较彻底地阻断肿瘤组织的血供,更有效地遏制肿瘤生长。我们已构建针对VEGFR 的嵌合毒素,选择干细胞、壳聚糖等为载体材料,制备PE 类毒素微粒,通过靶向性结合,形成高性能的EphrinA-1-PE38和VEGF-PE38纳米微粒,观察其对人脑胶质母瘤血管及其拟态血管的双重靶向杀伤作用,发表的该课题相关文章被SCI收录;获得多项基金资助,“稳定表达双特异性免疫毒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靶向杀伤胶质瘤血管及机制研究”这一项目获得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进一步深入研究将取得新的成果。2.脑损伤神经功能修复研究颅脑创伤无论在平战时均十分常见,其死亡率及伤残率均很高。继发性脑损害(脑水肿、脑缺血等)和神经功能修复是影响颅脑创伤病人预后的二个关键因素。近几年我们主要研究脑继发性损害的发病机制及救治措施,但仍有许多工作有待进一步研究,如探讨跨细胞膜信息传递变化的最终共同途径及临床有效干预措施,以期达到减轻或防止脑继发性损害的发生与发展。目前我们重点研究调控神经干细胞移植在颅脑损伤神经替代和功能重建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建立神经干细胞移植的病人准入、细胞选择、治疗方法以及效果评价等规范提供前研究基础,“广东省神经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这一项目获得2014年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资助,有助于这一研究的积极开展。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