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述: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浙江理工大学骨干教师,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浙江理工大学骨干教师,2005年入选浙江省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89.09~1992.06 吉林农业大学 农学专业 本科
1996.09~1999.06 吉林农业大学 药用植物专业 硕士
2000.09~2003.096 吉林农业大学 药用植物专业 博士
1987.09~2003.09 吉林农业大学 中药材学院 助教、讲师、副教授
2003.10~至今 浙江理工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副教授、教授
2007.11-2008.4 美国南卡罗兰那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 访问学者
2012.6-2012.7匈牙利罗兰大学 科研合作与交流
2014.2-2015.3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研究所 访问学者
其他学术、社会兼职:
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
《药物分析杂志》编委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
科研项目
1. 科技部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基于介导FOXM1表达调控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2.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天然三萜类化合物的化学修饰及其抗肿瘤机制研究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类新型小分子催化剂的提取、修饰及催化性能研究
4. 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6,7-二烷氧基-3,4-二芳胺基喹唑啉类衍生物固相合成与筛选5. 浙江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黄酮类化合物组合配伍逆转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的分子机制研究
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篇。
科研工作:
1. 6,7-二烷氧基-4-芳胺基喹唑啉衍生物固相合成与活性筛选,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技术发明三等奖,排名第1,2009年
2. 6.7-二烷氧基-4-芳胺基喹唑啉类衍生物的固相合成,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2008年
3. 黄酮类化合物及促进脂肪分解活性研究,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排名第1,2007年
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柳叶中黄酮类成分地奥辛含量,药物分析杂志第一届普析通用杯全国色谱分析优秀论文三等奖,第1,2004年
专利情况:
8-芳胺基-3H-咪唑【4,5-g】喹唑啉类衍生物及其固相合成方法(发明专利) ZL200610053895.0 排名2
杭白菊中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有效成分研究获得浙江省第十一届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二等奖,优秀指导教师,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