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金银华
  • 所属院校:
    宁波大学
  • 所属院系:
    医学院
  • 研究领域:
    神经影像、腹部影像、分子影像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金银华,女,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经历),硕士生导师,宁波市第二医院放射科主任,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客聘研究员,2015年引进宁波市重点高层次人才。任中国医学装备放射装备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常委。

2009年中国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吉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经历。从事医学影像诊断、教学和研究工作25年,主要研究方向神经影像、腹部影像及分子影像。

获省厅级科技进步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现主持浙江省科技厅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总经费550万元;宁波市科技局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参编《吉林省放射诊断学质量控制规范》。培养研究生2名,承担过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大专及本科授课任务。

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吉林省经济技术创新能手”、“吉林省卫生系统创新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吉林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科研工作:

近五年的

论文、著作

论文名称

发表刊物

时间

署名情况

Recent Advances in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Based Nanoprobes as Multifunctional Theranostic Agents for Breast Cancer Imaging and Therapy

CURR MED CHEM

(ISSN:0929-8673)

IF:3.249

201707

通迅作者

One-pot synthesis of water stable gadolinium doped- Yb(OH)CO3 nanoprobes for in vivo dual MR and CT imaging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ISSN:1144-0546)

IF:2.966

201310

第一作者

CT应用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伴肺结核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表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ISSN:1005-4529)

201705

通迅作者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价缺血性脑梗死所致运动功能损伤的价值

中国老年学杂志

(ISSN:1005-9202)

201309

通迅作者

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价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白质纤维束损伤中的价值

中国老年学杂志

(ISSN:1005-9202)

201308

通迅作者

Flash DSCT双能量成像检测老年泌尿系结石成分的应用研究

中国实验诊断学

(ISSN:1007-4287)

201407

第一作者

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客聘研究员;

中国医学装备放射装备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吉林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吉林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常委。

在研项目:

1.“超微USPIO T1增强MRI早期诊断AS易损斑块的关键技术研究”,获2017年度浙江省科技厅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2017C03042),总经费550万元,项目负责人。

2.“双能量CT成像技术在痛风诊断和病情监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获2017年度宁波市科技局科技惠民项目立项(2017C50062),项目负责人。

1.“高场磁共振菲立磁增强薄层扫描诊断早期肝癌的研究”,2004年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吉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2)。

2.“应用磁共振DTI、DTT和DWI技术评价缺血性脑梗死肢体肌力变化的研究” 2014年获吉林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1)。

3.“磁共振常规扫描、弥散成像、血管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2005年获吉林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1)。

4.“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动静脉溶栓疗效评价”2008年获吉林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2)。

5.“磁共振T2WI脂肪抑制序列在脊柱转移瘤中的应用研究”2006年获吉林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2)。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