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杨楠
  • 所属院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 所属院系:
    903附属中山中医院
  • 研究领域:
    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博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个人简述
1970年6月出生,辽宁鞍山人,汉族,九三学社成员,中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主任,在职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荣誉
《针刺结合吞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2005年获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方案研究》2008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急性缺血中风辨证规范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2008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脑梗塞的成本—效果分析》2009年获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亚临床脑微出血对梗死后脑出血的影响及其与中风病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2015年获中山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一种测量握力的装置》2014年获国家专利,专利号:201320810048.x。


科研工作:

工作经历
1993年至今,于中山市中医院工作。期间,2008年被聘为神经内科·康复科主任。
学术兼职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学科负责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康复协作组组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神经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针灸协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康复分会副会长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
主要论文
1.Lowlevelof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isrelatedwithincreasedhemorrhagictransformationafteracuteischemiccerebralinfarction,EurRevMedPharmacolSci.2016,20(4):673-678
2.ClinicalStudyofSevenPatientswithSpecialSyndromeofPost-EpilepticDysfunctionPersistingover24Hours,EurRevMedPhramacolSci.2014,18(21):3229-3233
3.急性缺血性中风合并脑微出血中医证候演变及其与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新中医,2013,45(1):21-23
4.灯盏细辛注射液加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33例疗效观察.吉林中医药,2004,24(7)
5.涤痰法治疗中风急性期56例疗效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04,13(9)
6.降血压不当致脑分水岭梗死18例临床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5,11(04):171-173
7.托吡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06)
8.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7)
9.夹脊穴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2期
10.舒乐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62例临床观察.湖南中医杂志,2009,4
11.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中国中医急症,2009,3
12.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C-反应蛋的影响.中国中医急症.2009,18(2).
13.天麻提取物在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中的神经保护作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03):203-205


教育背景:

199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0年,于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修一年。
2002年至2004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
2015年9月至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就读在职博士。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86 191 9534 4490。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