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非饱和土三个基本问题的研究,2013-01-01--2016-12-31,88.0万元,主持
教育部“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隧道及地下工程安全性控制,2011-01-01--2013-12-31,150.0万元,参加
北京市自然基金“面上”:基于孔隙介质理论研究北京市非饱和土弹塑性本购关系,2011-01-01--2013-12-31,11.0万元,主持
基本科研业务费:非饱和土体非线性多场耦合模型研究,2011-01-01--2012-01-01,2.0万元,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于连续孔隙介质土力学理论研究非饱和土的本构关系,2010-01-01--2012-12-30,43.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饱和土层中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2010-09-20--2011-09-01,12.0万元,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现场监测和室内三轴动力与静力实验,2009-06-16--2010-03-10,10.0万元,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城市大型地下结构强震动力灾变机理及过程模拟研究,2008-12-16--2011-12-31,48.0万元,主持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考虑主应力轴旋转的深土大变形流固耦合理论及其有限元法研究,2009-01-01--2010-12-31,6.0万元,参加
北京市自然基金“面上”:北京地区非饱和土基本性质的研究,2008-01-01--2010-12-30,11.0万元,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用基于热力学的多孔介质力学理论研究非饱和土的力学性质和本构模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1-2010,12。。,2008-01-01--2010-12-30,36.0万元,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深基坑工程的监测与分析研究,2006-03-01--2007-03-30,8.0万元,参加
北京市自然基金“面上”:北京地铁车站抗震设计问题研究,2005-01-01--2007-12-31,15.0万元,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均匀场地含饱和多孔介质时地震波散射问题的解析解,2005-01-01--2007-12-31,28.0万元,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公路下伏空洞或采空区的变形机理及其治理措施研究,2004-05-12--2005-07-31,18.0万元,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跨结构考虑复杂场地条件和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地震响应,2002-01-01--2004-12-30,21.0万元,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海南石化土力学实验,2001-09-14--2001-09-24,1.26万元,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回龙观车辆段高填方地基处理工程强夯试验研究,2001-01-01--2001-12-01,5.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基金:路基抗液化的分析与加固处理,2000-01-06--2001-12-06,2.5万元,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广州地铁沙层地震液化判别研究,2000-03-14--2001-12-14,104.05万元,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非线性摩擦接触热__机械相互作用及守恒能量算法,2000-01-01--2002-12-31,13.0万元,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饱和土层中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及其数值模拟,1997-01-01--1999-12-01,11.0万元,主持
教育部:永久动土地区温度场与应力应变状态藕和作用研究,1996-09-01--1999-12-01,4.5万元,参加
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1982年1月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1986年7月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1年2月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1-1993年6月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1999年9月至2000年3月美国孟菲斯大学访问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