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钱纪芳
  • 所属院校:
    浙江理工大学
  • 所属院系:
    外国语学院
  • 研究领域:
    翻译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比较文学与文化、英汉对比与翻译。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翻译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钱纪芳(1964-),浙江诸暨人,获浙江大学学士(英美文学专业方向)、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应用语言学专业方向)、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翻译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专业方向)。曾赴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做访问学者。

现任浙江理工大学教授,教授翻译专硕的笔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批评与鉴赏课程;本科英语专业的高级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中译英与英译中两门)、理工科博士生和硕士生英语。为浙江省翻译协会、浙江省外文学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上海科技翻译学会等会员。曾兼职上海语通翻译有限公司、杭州东方舰桥培训中心、长三角紧缺人才培训服务等。

受惠荣誉:师德师风奖、华鼎奖、桑麻奖、校先进工作者、校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文科组一等奖、浙江省普通高校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奖(统一奖)、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杭州市外文学会教师组论文二等奖、“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指导教师、多年的校百篇优秀论文指导教师、校优秀教学成果奖、“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等。

式微之成果:专著一部;中译英译作四本、中译英译文主审一部、英译中参译一部、待出若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执行主编两部和主审一部、参编其他教材五部;在中国外语类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及以下课题20余项。

做人宗旨:BEING NOBLE, BEING HUMBLE!


科研工作:

我的研究成果:

一、近期论文

1. 试析方梦之教授的译学思想线路图[J].上海翻译,2014年第4期

2. 和合翻译思想之整体模型研究途径[J].上海翻译,2013年第2期

3. 应用性翻译活动之整体模型建构[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4. 符号学的语码分析方法在文化研究中的应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1年第1期

5. 试论郭建中教授的翻译理论观和翻译教学观[J].东方翻译,2011年第6期

6. 和合翻译思想初探[J]. 上海翻译,2010年第3期

7. 试论和合翻译思想的文化底蕴[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8. 色彩指称词的模糊性及其翻译特色[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9. 从语域角度看《红楼梦》人物言语的翻译风格[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0. 纺织物指别词语的翻译特色[J].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二、近期著作

1. 专著:《服装文字语言的翻译探索:理论与实践》(翻译研究新探索丛书),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年11月

2. 主编(1/2):《新21世纪大学英语应用文体写作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

3. 主编(2/2):《新21世纪大学英语应用文体翻译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

4. 主审(1/1):《新21世纪大学英语实用口语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三、近期译作

1. 独译: Chinese History Stories — Stories from the Zhou Dynasty (Treasures of China/History Stories/Volume 1)Shen's Books, Walnut Creek, California, 2009

2. 独译: Chinese History Stories — Stories from the Imperial Era(Treasures of China/History Stories/Volume 2)Shen's Books, Walnut Creek, California, 2009

3. 独译:《杭州:辛亥革命百年图志》,杭州出版社,2011年9月

4. 参译:《新前卫与文化工业》(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4年8月

5. 译文主审(1/1):《品味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

四、主要课题

1. 主持与参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各一个

2. 参与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

3. 参与教育部学科建设项目1项

4. 参与浙江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1项

5. 主持杭州市社科规划项目和浙江省社科联项目各1项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86 191 9534 4490。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