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1990.07—2000.09,衡南县教育局教研室中学政治教研员。2003.04--2008.12,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教育技术教研室讲师、副教授2009.01—2016.6,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1]李忆华.我国中小型高校办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探析[J].教育评论,2014(2).[2]李忆华 陈海利.论中小型高校的共生发展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4(11).[3]李忆华 阳小华.大数据时代的学校管理变革[J].教学与管理,2014(6).[4]李忆华 阳小华.大数据时代的学校管理变革[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全文转载),2014(9)[5]李忆华 阳小华.大数据对教育管理决策的影响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3)[6]李忆华.中小型高校办学定位的思考——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4(2).[7]李忆华 王莉芬.美国社区学院“活力”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3).[8]李忆华.中小型高校发展中的四大“软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7).[9]李忆华 陈海利.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活力”探源[J].重庆高教研究,2014(2).[10]李忆华.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人教育,2013(10)[11]李忆华.中小型高校办学模式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7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各1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
教育背景:
1987.09—1990.07,衡阳师范学院政治教育专业2000.09—2003.04,北京科技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