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兼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染色质生物学分会委员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基因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分会衰老基础医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青年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常务理事 研究领域:细胞代谢与表观遗传修饰在肿瘤与衰老中的作用 肿瘤细胞在细胞代谢方面与正常细胞有着重大区别:正常细胞利用氧化磷酸化高效产生能量,而癌细胞却依赖有氧糖酵解而不是氧化磷酸化来产生能量。许多参与糖酵解的酶在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而且在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中起关键作用,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位点。针对代谢酶开发的肿瘤治疗方法可以克服普通化疗产生的抗药性、促进化疗引起的癌细胞凋亡。然而,由于大多数代谢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肿瘤代谢治疗方法在应用方面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近来研究表明细胞代谢包括代谢酶和代谢产物可以直接调控表观遗传修饰,比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组蛋白甲基化等。表观遗传修饰在肿瘤发生和细胞衰老中起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表观遗传改变在理论上来讲是可逆的,因此有利于开发抗肿瘤和抗衰老的药物。为全面了解代谢酶的功能,本实验室主要以从下述三个方向进行研究: 1、细胞代谢酶以及代谢产物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以及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2、细胞代谢酶以及代谢产物在衰老中的作用以及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3、抗肿瘤以及抗衰老药物的筛选与化学干预。 一、学习和工作简历 2000/09–2004/06,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学士 2004/09–2006/06,武汉大学,微生物学,硕士 2006/08–2010/12,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分子细胞发育生物学,博士 2011/01–2013/08,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微生物学,博士后 2013/08–2016/01,美国斯托瓦斯医学研究所,博士后 2016/02-至今,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二、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0578),丙酮酸通过抑制组蛋白表达调控肿瘤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2020.1-2023.12,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3115):丙酮酸激酶调控端粒异染色质基因沉默的机制研究;2017.1-2020.12,主持。 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2017CFA066):二甲双胍抗肿瘤的表观遗传调控的机制研究;2017.1-2019.12,主持。 4.生物资源绿色转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专项启动经费,2015.12-2018.12,主持。 5.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60667,乙脑病毒激活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分子机制及致病性研究,2015/01-2018/12,参与。 6.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60034,内质网应激反应和丙肝病毒NS4B致病性研究,2011/01-2015/12,已结题,参与。 7.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MCB-0920156,CellularresponsestoquaternaryammoniumcompoundsbyPseudomonassyringaethatinfluenceitsinteractionswithplants,2011/01-2013/12,已结题,参与。 8.美国国立卫生院基金,GM79663,HistoneModificationsandHigher-OrderChromatinStructure,2007/01-2010/12,已结题,参与。 四、获奖 1、湖北大学五四青年奖章,2019。 2、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指导奖一等奖,2017。 3、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16 4、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011 五、专利 1.李珊珊、马瑞等。一种将白藜芦醇和丙酮酸组合用于抗肿瘤药物。专利申请号:201711156206.3。 2.李珊珊。一种用于检测组蛋白豆蔻酰化修饰的重组蛋白及其应用。专利授权号:20171014748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