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于风军
  • 所属院校:
    大连理工大学
  • 所属院系:
    外国语学院
  • 研究领域:
    1.翻译理论与实践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于晓强: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光转化功能分子设计合成及应用”创新团队成员;大连理工大学“分子的高效活化转化与新物质创新”科研创新团队成员;大连理工大学—日本东北大学催化科学联合研究中心中方成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开发清洁有机合成新方法,通过利用这些新方法、新反应,实现具有复杂结构的药物中间体、光电材料分子等精细化学品的简便、环境友好合成。培养研究生15名,毕业9人;1人获中国优秀留学生奖学金,1人获德美奖学金,1人获大连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21273026,21572028);1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21002010);4项省部级基金(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金,2010047143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10792;辽宁省高校杰出青年学者计划,LJQ2015027;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02181);1项企业合作项目;科研进款300余万元。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第一发明人专利6项,1项专利成功转让。获大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校考核优秀2次;2015年获辽宁省高校杰出青年学者称号。


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是开发清洁有机合成新方法,通过利用这些新方法、新反应,实现具有复杂结构的药物中间体、光电材料分子等精细化学品的简便、环境友好合成。培养研究生15名,毕业9人;1人获中国优秀留学生奖学金,1人获德美奖学金,1人获大连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21273026,21572028);1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21002010);4项省部级基金(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金,2010047143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10792;辽宁省高校杰出青年学者计划,LJQ2015027;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02181);1项企业合作项目;科研进款300余万元。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第一发明人专利6项,1项专利成功转让。获大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校考核优秀2次;2015年获辽宁省高校杰出青年学者称号。


教育背景:


UniversityofSouthampton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86 191 9534 4490。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