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钱国英
  • 所属院校:
    上海海洋大学
  • 所属院系:
    --
  • 研究领域:
    水产动物营养与免疫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水产养殖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钱国英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浙江万里学院副校长,浙江省重中


科研工作:

1982.1-1983.9:浙江省德清对河水库工程管理局,技术员1983.9--至今:浙江农业大学宁波分校(现浙江万里学院),讲师、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09–至今,浙江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合作指导教师1.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致力于鳗鱼、河蟹、罗氏沼虾、中华鳖、加洲鲈鱼、鲤鱼等营养需求、全价配合饲料的研制与产业化开发,改变了浙江省水产养殖以天然动植物原料为饲料的传统生产方式,推进了水产养殖业科学管理理念与技术的普及,开创了水产饲料加工新产业,并辐射到全国9省市,已成为全行业通用的生产方式。目前全省仅水产饲料的年产值(含自产自销)达百亿元。极大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使水产养殖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开展了中华鳖优良营养性状的挖掘与调控研究。通过营养性状的指标、影响因子筛选,品种选优、杂交优势利用技术等研究及其养殖技术集成与成果转化,发现并证明了用仿生态养殖法生产高营养价值中华鳖产品的依据和生态鳖检测原理与技术,提出了从环境、放养密度、养殖周期、饲料到纯天然防治技术的高品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阐明中华鳖的营养需求特点与适宜的补充方式;研究、生产与推广绿色中华鳖配合饲料,在国内最早实现了中华鳖全程绿色配合饲料,无药残,养殖效益高。3.研究了中华鳖雄性性别决定机制及雄性诱导育种方法。在分子层面证明了性别决定基因在中华鳖雄性性别决定和性腺分化中扮演的重要作用。设计开发了全裸无接触式孵化系统,通过对特定发育阶段的中华鳖卵施加诱导剂,使中华鳖子代雄性比例达到90%以上。4.通过高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酶学研究等手段,在筛选与中华鳖性别分化及免疫相关联的关键调控蛋白和重要代谢酶及其互作因子等方面取得成果,为中华鳖性别分化机制和免疫功能的人工控制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教育背景:

1978.3-1982.1:浙江水产学院,淡水渔业,本科1999.7-2002.5: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学,硕士2004.3-2007.3:浙江大学,动物营养,博士DundeeuniversityofUK,访问学者2006.4-2006.7HurtfurshireuniversityofUK访问学者2006.8-2006.9JenauniversityofGermany访问学者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