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章 慧 女,教授,博导。1982年1月厦门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留校工作,后获得在职硕士学位(导师徐志固教授)。1996年9月由国家教委公派,获英国文化委员会研究奖助金资助赴英国留学访问研究一年(师从英国液晶学会秘书长D. W. Bruce教授,现为英国液晶学会主席)。主要从事无机化学和配位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手性化合物的拆分和立体选择性合成、立体化学、不对称催化、镜面对称性破缺和圆二色(CD)光谱的研究工作。主讲厦大化学系硕士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级学生的配位化学、中级无机化学、综合化学实验等专业学位或主干课的理论和实验课程。因教学工作和教书育人成绩突出,曾十一次获奖。
现为中国空间学会生命起源与进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仪器分析中心副主任、还是首届中国化学会“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自2006年以来,曾22次受邀到香港和大陆重点高校以及中科院研究所做学术报告以及传授CD光谱理论和实验技术。2010年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固体圆二色光谱在手性化合物结构表征中的应用”获得2010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三等奖。由于在手性光谱方面的研究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经过一年多的酝酿,于2013年4月在厦门大学成功组建了与中国华洋科仪和美国BioTools公司合作的手性光谱中心(The Chinese Center for Chirality,C3),并组织了“手性光谱中心开幕庆典暨手性科学前沿学术报告会”。
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主持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2-2004、2008-2010、2010-2012和2013-2016),主持并完成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前期研究项目(2006-2007)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0-2003)各一项,同时还是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的资助对象。
近六年来在“Angew. Chem. Int. Ed.”、“Chem. Eur. J.”、“Chem. Comm.”、“Dalton Trans.”、 “Inorg. Chem.”、“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Org. Biomol. Chem.”、“New J. Chem.”、“Phys. Chem. Chem. Phys.”和“Tetrahedron: Asymmetry”等国内外SCI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独立编著或参与编写学术专著和教材6部,其中,独立编著的研究生教材《配位化学—原理与应用》2009年1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并分别在2010年6月和2013年3月发行第二和第三次印刷本。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申请号:201010290279.3;公开号:CN101967166A;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教育背景:
章 慧 女,教授,博导。1982年1月厦门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留校工作,后获得在职硕士学位(导师徐志固教授)。1996年9月由国家教委公派,获英国文化委员会研究奖助金资助赴英国留学访问研究一年(师从英国液晶学会秘书长D. W. Bruce教授,现为英国液晶学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