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张鸿儒
  • 所属院校:
    北京交通大学
  • 所属院系: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研究领域:
    岩土工程,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土木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个人简介

科研工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城市轨道交通大型复杂地下结构的地震灾变机理及抗震设计理论研究,2017-02-01--2020-12-31,62万元,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轨道交通地震预警系统的基础研究,2013-01-01--2016-12-31,87.0万元,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多元桩加固可液化饱和粉土地基作用机理与变形特性研究,2013-03-28--2014-04-30,4.5万元,主持
北京市自然基金“面上”: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的振动与噪声影响及其对策研究,2008-01-01--2010-12-31,12.0万元,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强地震作用下冻土区长大桥梁桩-土-结构的动力耦合效应研究,2008-01-01--2010-12-31,50.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北京新建地铁穿越既有地铁运营线第三方监测,2007-03-31--2009-12-31,310.323万元,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碎石桩加固饱和砂土地基的震后沉降变形特性研究,2007-01-01--2009-12-31,30.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泡沫混凝土三轴试验,2006-11-01--2006-11-30,0.12万元,主持
铁道部科技司:京九线粉土路基病害整治技术试验研究,2005-01-01--2006-12-31,40.0万元,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城市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及防治对策研究,2006-01-01--2009-12-31,200.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一号线隧道浮置板道床检测,2005-12-01--2007-07-30,25.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填料冻胀性实验研究,2005-04-01--2005-12-01,7.5万元,参加
校科技基金: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及控制,2005-01-01--2006-12-01,15.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IV级公路承载能力计算,2004-11-11--2004-11-11,2.0万元,主持
北京市科委: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引起的环境振动及其控制对策,2004-01-01--2006-12-31,12.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伊朗德黑兰北部高速公路工程桥梁抗震及路基挡护结构设计咨询,2004-06-12--2004-07-30,11.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青藏铁路路基冻融对线路状态的影响及维护技术研究,2004-05-01--2005-12-31,35.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王滩发电厂循环水泵房施工方案分析,2004-02-25--2004-05-31,1.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北京地铁十号线四号线黄庄站、十号线呼家楼站施工数值模拟计算,2003-11-17--2004-12-31,2.0万元,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碎石桩加固液化地基效果试验研究,2003-01-01--2005-12-02,25.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三峡工程茅坪溪防护坝沥青混凝土三轴及三轴蠕变试验,2002-05-11--2002-10-11,10.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南京地铁新街口站盖挖逆作钢管混凝土柱应力应变及稳定性研究,2002-02-01--2003-12-31,20.0万元,主持
其它部市:青海万丈盐桥处治技术研究,2001-10-20--2003-12-31,110.0万元,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强风作用下大跨度悬索桥的动力响应及行车安全控制研究,2001-01-01--2003-12-31,18.0万元,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饱和和抗粘土的动力特性研究,1999-01-01--2001-12-01,17.0万元,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受施工扰动影响的土体环境稳定理论与控制方法,1998-01-01--2001-12-01,3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桥梁二阶段抗震设计方法及设计参数的研究,1998-01-01--1999-12-01,45.0万元,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城市交通系统对环境的振动影响及其对策研究,1997-01-01--1999-12-01,14.0万元,参加


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1978.02-1982.01: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生,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09-1987.03:同济大学岩土工程系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1987.09-1991.01:同济大学岩土工程系岩土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