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李彰明
  • 所属院校:
    广东工业大学
  • 所属院系: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 研究领域:
    科研方向学术特长:  首先提出了广义内时本构理论;  首创了岩土介质有限特征比理论方法;  形成了地基处理系统新工法----静动力(复合力)排水固结法,并在多个大型工程中运用成功;  在岩土工程性质、地基处理、边坡分析与治理、基坑分析设计、岩土工程原位测试及桩基受力性状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及长期积累;  作为岩土与市政工程主要技术专家参与大量大型与超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如广州大学城建设项目等等技术方案的把关与实施工作。学科领域科学学位:岩土工程  土木工程   专业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岩土工程、土木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个人简介
男,教授,博士,广东省岩土工程重点扶持学科学科带头人。26年来一直在第一线从事土木工程领域内岩土力学与工程方面科研、教学及培训、评审与工程实践工作,涉及基本理论、试验、计算分析、设计、施工、监测与检测各个领域
主要荣誉
作为总负责人主持的"湖北黄麦岭边坡安全稳定性分析与监控技术研究",通过省级鉴定,EK950411,获1998年颁发的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奖证编号973115-1),总排名第一。***机场软土地基处理(该试验区工程与监测试验的实际技术负责人之一,另作为技术顾问,是机场跑道与联络道施工与检测的技术指导)项目获199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获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编号:2009-1-4-06)。独撰论文"有限特征比理论及数值方法"获湖北省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论文一等奖。


科研工作:

工作经历
1998年评定为教授广东省岩土工程重点扶持学科带头人、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硕士授权点学科带头人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高访学者、英国利物浦大学荣誉研究员Univ. of Cambridge,Univ. of Oxford,MIT,Harvard Univ.,Duke Univ. 与 UIUC等十余所国际著名大学工程系、土木系与岩土实验室参观访问与交流学者
科研项目
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加过数十项,其中包括我国最早筹建的三座核电站(江阴、秦山、大亚湾)地基基础稳定性研究等国家重大。近些年来主持包括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8项;主持或指导复杂的大型与特大型地基基础工程项目30余个,全部通过验收或获奖。工程项目: 主持或指导复杂的大型与特大型地基基础工程项目30余个,全部通过验收或获奖。
学术兼职
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研究中心(广州)主任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工程检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岩土工程原位测试培训与考核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测试与监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计量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计量测试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专业委员会(广东)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测试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建设科学委员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专家广州市财政支出大型项目绩效评估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人国家863计划评审专家广东省、教育部与国家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广东省与国家8个学会或专业委员会任主任、副主任、常委或常务理事全国核心期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岩土工程学报》等10余种核心期刊审稿人国际重要期刊ASSA《Advances in Systems Science & Applications》ISSN1078-6236[美国Scopus(Elsevier Database)收录、SCI评议期刊]执行编委(2006~)
主要著作
专著《软土地基处理的理论、设计与工程实践》主编:《岩土工程结构》、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CMA培训教材》、  《2007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2008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等参编:《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教育背景:

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钱学森先生时任系主任)与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81级)华中科技大学获土木工程工学学士学位、岩土力学工学硕士学位、土木工程工学博士学位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86 191 9534 4490。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