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黄辉
  • 所属院校:
    大连理工大学
  • 所属院系:
    生物医学工程系
  • 研究领域:
    1.金属毛细管生化传感器、2.光学微流控生化传感器、3.光纤传感器、4.纳米线集成传感器、5.半导体纳米线生长、6.高性能光电探测器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博导
  • 招生专业:
    光学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黄辉,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4年生于福州,现为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师,
器件方面的原创成果有:基于Fabry-Perot谐振腔的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基于金属毛细管的高灵敏度生化传感器;薄膜光纤压力传感器;单纳米线晶体管;液晶调谐的谐振腔增强型(RCE)光电探测器;基于微空气隙的长波长、高速RCE光电探测器;及高速、窄线宽、可调谐的“一镜斜置三镜腔”光电探测器。
材料工艺方面的原创成果有:在半导体外延层上制备倾角可控、表面平坦的楔型结构;基于特殊表面化学处理的GaAs/InP、InP/Si和Si/Si低温晶片键合;GaAs/InP和Si/GaAs间的异质外延生长;以及在Si衬底上生长III-V族半导体单晶纳米线。
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
1991.9至1995.9,福州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系,本科学习;
1995.9至1998.9,福州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8.9至2001.12,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
2002.3至2008.12,北京邮电大学原电信工程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
2008.12至2011.3,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教授;
2011.3至今,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获奖情况
2005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2006年获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的资助;
2006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本人第二完成人);
2006北京市科技奖二等奖(本人第二完成人)“高速窄线宽可调谐的解复用光接收集成器件及其关键制备工艺”(2006电-2-006-02)。


科研工作:

致力于半导体光电子器件以及光电子集成方面的研究。在器件方面,主要从事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如高性能光电探测器)、光学微流控生物传感器、集成纳米线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的研究。在材料方面,主要从事GaN材料系纳米线的生长研究。


教育背景:

1998.92001.12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学与微波技术博士1995.91998.9福州大学物理化学硕士1996.91995.9福州大学电子材料学士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