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董俊
  • 所属院校:
    厦门大学
  • 所属院系: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研究领域:
    材料学与激光技术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
个人简介

科研工作:

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开展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的研究,率先开展了Cr4+:YAG被动调Q Yb:YAG激光器的研究工作并首次实现了Yb:YAG晶体的被动调Q激光输出;首次成功地生长出了Cr和Yb离子双掺的Cr,Yb:YAG自调Q激光晶体并成功地获得了自调Q激光输出。2001年在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光学学院开展温度对激光材料光学性能影响的研究,系统地获得了不同温度(从室温到液氮温度)下Yb:YAG、Nd:YAG、Cr,Yb:YAG、Cr,Nd:YAG激光晶体及Nd:Phosphate激光玻璃的发射截面积及荧光寿命,为研发用于太空领域的低温高效固体激光器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实验数据。2003年在日本电气通信大学激光科学研究所开展透明激光陶瓷激光器的研究,率先开展了Yb:YAG透明激光陶瓷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了斜率效率高达79%的Yb:YAG陶瓷微片激光器,首次实现了Yb:YAG/Cr4+:YAG复合激光陶瓷的被动调Q亚纳秒激光输出,获得了脉冲宽度为237 ps、峰值功率高达0.72 MW的激光脉冲输出。2007年在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开展Yb:YAG晶体取向自选择线偏振微片激光器的研究,首次在<111>方向的Yb:YAG激光晶体中实现了晶体取向自选择的线性偏振激光输出。2008在厦门大学电子工程系开展基于复合晶体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的研究,率先利用复合材料的方式开展了Yb:YAG强化Cr,Yb:YAG自调Q激光器的研究工作,为研制高峰值功率Yb:YAG/Cr4+:YAG复合材料被动调Q激光器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首次在Cr,Nd:YAG微片激光器中获得了高阶Ince-Gaussian激光光束输出,为生物分子调控、材料结构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2009年起至今,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6项科研项目,作为第二科研骨干参与一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系美国光学学会会员及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员、国际激光陶瓷研讨会委员会的顾问委员;是国际学术刊物OL、Optics Express、IEEE JQE、APL、Optical Materials、Optics Communications、Laser Physics Letters等多种学术期刊,以及国内中国激光、光学学报等的特邀审稿人。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Laser Physics Letters》和《Physical Review A》 等国内外光学及激光领域顶级杂志上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被SCI收录88篇,EI收录论文60多篇。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了58篇SCI收录论文,SCI收录论文的H-index为18。被他人引用825次,单篇论文引用次数高达106次。获得一项美国专利和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现在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复合透明激光陶瓷的制备、光学性能及激光性能研究;光学材料的光学性能分析;激光二极管泵浦的固体激光器;高峰值功率、亚纳秒被动调Q的微片激光器及其应用研究;固体激光器中的非线性效应研究;激光操控分子动力学;激光加工及应用。

招收博士研究生:
物理、光电子、材料、信息工程等学科毕业的硕士生。
招收硕士研究生:
物理、光电子、材料、电子信息等专业毕业的本科生。


教育背景:

董俊,男,199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97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学博士学位,现为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