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何伯述
  • 所属院校:
    北京交通大学
  • 所属院系:
    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 研究领域:
    机械设计及理论,燃烧设备与污染控制技术,洁净能源热利用理论与技术,流动、换热及燃烧过程的基础理论研究,动力机械与热能工程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热能工程、机械工程、机械工程(专业学位)
个人简介

科研工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煤粉富氧燃烧时的烟气辐射特性及辐射流动燃烧耦合特性研究,2016-2019,75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一期循环水冷却塔节水方案研究,2013-07-01--2014-02-28,48.0万元,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燃烧室试验件污染物排放测试,2013-02-01--2013-04-30,1.0万元,主持
科技部“科技支撑”:基于Mesh网络井下可视化无线救灾通讯技术与装备,2013-01-01--2017-12-31,892.0万元,参加
基本科研业务费:ZEC系统火用分析及煤加氢气化炉的实验与模拟研究,2013-01-09--2014-01-09,5.0万元,参加
基本科研业务费:低品位能量提质利用的可行性研究,2013-01-01--2013-12-31,1.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1号、2号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可行性,2012-03-30--2013-03-30,25.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一期脱硫烟道腐蚀机理及治理对策研究,2012-07-01--2012-12-31,47.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一期锅炉辐射过热器吊挂管泄漏对策研究,2012-07-10--2012-07-30,44.5万元,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4号锅炉烟气余热利用可行性研究,2011-09-20--2012-04-30,10.0万元,主持
基本科研业务费:ZEC系统及煤粉高温高压加氢气化特性研究,2012-03-16--2013-03-16,3.0万元,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加压富氧条件下煤粉燃烧燃尽特性及CO2分离流程研究,2012-01-01--2015-12-31,60.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1号锅炉尾部对流受热面改造的方案设计项目合同,2011-03-01--2011-11-30,15.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二期3号锅炉受热面改造可行性研究,2010-12-17--2011-03-15,35.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2号锅炉尾部对流受热面改造方案设计,2010-05-05--2010-12-20,7.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5号炉主汽温度偏差治理方案研究,2010-08-25--2010-12-20,15.0万元,主持
基本科研业务费:低碳电力技术的基础研究,2009-12-31--2011-12-31,9.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1号锅炉尾部对流受热面改造方案设计,2009-10-20--2010-11-20,25.0万元,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轨道交通节能技术综合分析研究,2009-09-01--2010-12-31,40.0万元,参加
科技部“863”:华晨中华单一燃料LNG轿车产品开发,2008-11-10--2010-12-31,50.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1号锅炉二次汽欠温治理改造方案研究,2008-10-10--2009-10-30,25.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6号锅炉受热面改造方案研究,2008-04-01--2008-08-30,35.0万元,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SCR催化剂小样加工,2008-11-18--2009-06-01,2.0万元,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喷硫加氢气化床中煤的气化特性与其汞形态演化机理研究,2009-01-01--2011-12-31,28.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1号锅炉受热面改造校核计算项目合同,2008-01-01--2008-06-01,30.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3号锅炉受热面改造校核计算项目合同,2008-01-01--2008-10-30,47.448万元,主持
科技部“863”:煤矿井下灾害一体化检测技术研究与实现-1,2008-01-01--2008-12-31,40.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燃烧器及燃烧组织校核计算,2007-03-01--2007-10-31,8.6552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对流受热面热力校核计算,2007-03-01--2007-10-31,18.6488万元,主持
科技部“863”:CNG/LNG发动机电控单元开发及匹配研究,2007-04-14--2008-12-31,30.0万元,参加
留学回国人员基金:分流活性炭对燃煤污染物联合脱除的机理研究,2007-01-01--2008-12-31,3.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3锅炉再热器管屏超温数值分析,2004-01-01--2004-05-01,10.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3锅炉再热器管屏超温数值诊断,2003-10-01--2004-03-31,10.0万元,主持
校科技基金:煤制氢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2002-09-30--2003-08-30,7.0万元,主持
氨法脱硫的理论及试验研究,2002-05-12--2003-06-12,2.0万元,主持煤粉富氧燃烧时的烟气辐射特性及辐射流动燃烧耦合特性研究


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1996-1999:西安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85-1988:重庆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81-1985:华北电力学院攻读学士学位。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