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述:
李延锋(1975.7-),男,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1998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并留校工作至今,2008年入选“中国矿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2年破格晋升教授。获得中国矿业大学创新人才计划、中国矿业大学英才培育(50万)、科研人才基金(80万)等称号和项目支持。2016年担任煤炭加工与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多年来致力于矿物加工领域理论创新与工艺设备研发,主要从事矿物浮选、细粒煤分选等方向的研究。国内最早提出采用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将原来的重介或跳汰+浮选拓展为增加粗煤泥分选的三段选煤工艺,目前已成为选煤设计的主流工艺。自行设计的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已在多家选煤厂应用。被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博士点评审专家、《山西大学学报》评审专家、《选煤技术》评审专家、《矿山机械》评审专家。主持完成包括国际和国内科研项目50多项,累计经费800多万元,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多项,其中获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和省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各8项,新申请3项。主编《矿物加工实验技术》等教材2部,参编《选矿学》。主持教改项目2项,制定煤炭行业标准1项,发表论文60多篇,被SCI、EI收录25篇。
科研工作:
主持完成包括国际和国内科研项目50多项,累计经费800多万元,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多项,其中获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和省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各8项,新申请3项。主编《矿物加工实验技术》等教材2部,参编《选矿学》。主持教改项目2项,制定煤炭行业标准1项,发表论文60多篇,被SCI、EI收录25篇。1项目名称:细粒煤分选,来源:教育部科技项目,经费:25万元,主要承担工作:主持2项目名称:新型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理研究,来源: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经费:20万元,主要承担工作:主持3项目名称:甘庄矿煤矸分离可行性研究,来源:企业开发合作,经费:38万元,主要承担工作:主持4项目名称:燃用煤矸石分选提质技术研究,来源:企业开发合作,经费:123万元,主要承担工作:主持5项目名称:全重介选煤厂超低介耗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来源:企业开发合作,经费:15万元,主要承担工作:主持6项目名称:粗煤泥分选,来源:英才计划,经费:50万元,主要承担工作:主持7项目名称:2FBCC-2000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来源:企业开发合作,经费:30万元,主要承担工作:主持8项目名称:新龙公司选煤厂阳光管理软件,来源:企业开发合作,经费:14万元,主要承担工作:主持9项目名称:多产品液固流化床逐级分离方法与应用基础研究,来源: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经费:15万元,主要承担工作:主持10项目名称:粉煤灰旋转摩擦电选基础研究,来源: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经费:80万元,主要承担工作:主持
教育背景:
1998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并留校工作至今,2008年入选“中国矿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2年破格晋升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