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述:
李新春,汉族,1972年2月出生,山西朔州人,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副主任、管理学院副院长(兼)。2005年1-6月香港中文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先后入选中国矿业大学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近年来主要研究方向为安全管理。承担主要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煤矿事故复杂性机理及其风险度量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煤炭资源型城市城市化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安全型矿井管理标准和评价标准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基于风险预控的我国煤矿长效安全管理体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煤矿事故危险源风险测算理论与方法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11-2013)。承担企业委托安全管理课题20余项。出版有《矿山企业系统科学决策研究》、《煤炭资源型城市城市化研究》、《综合集成人工智能化技术及其矿业应用》、《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研究》、《煤矿重大瓦斯事故风险预控管理理论与方法》等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40余篇被EI、ISTP、CSSCI检索和收录;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煤炭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联系方式: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116;Email:lxc_ljx@263.net;Tel:051683591158
科研工作:
承担主要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煤矿事故复杂性机理及其风险度量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煤炭资源型城市城市化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安全型矿井管理标准和评价标准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基于风险预控的我国煤矿长效安全管理体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煤矿事故危险源风险测算理论与方法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11-2013)。承担企业委托安全管理课题20余项。出版有《矿山企业系统科学决策研究》、《煤炭资源型城市城市化研究》、《综合集成人工智能化技术及其矿业应用》、《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研究》、《煤矿重大瓦斯事故风险预控管理理论与方法》等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40余篇被EI、ISTP、CSSCI检索和收录;1项目名称: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煤矿事故复杂性机理及其风险度量研究,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48万元,主要承担工作:项目负责人2项目名称:矿业系统优化研究,来源:自筹结转,经费:41万元,主要承担工作:项目负责人3项目名称: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信息系统研究-02,来源:企业委托,经费:30万元,主要承担工作:负责4项目名称:中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城市化研究,来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经费:7.5万元,主要承担工作:负责5项目名称:煤矿事故危险源测算理论与方法研究,来源: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博导类,经费:6万元,主要承担工作:负责6项目名称:基于风险预控的我国煤矿长效安全管理体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来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经费:5.0万元,主要承担工作:负责7项目名称:煤矿事故危险源管控理论与方法研究,来源: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经费:5.0万元,主要承担工作:负责8项目名称:煤矿安全系统工程,来源: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经费:20.0万元,主要承担工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