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述:
主要从事生物技术在水产生物繁育、养殖、资源增殖、品质控制,以及水生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基础研究,研究方向涉及水产生物性状的分子遗传机制、功能基因应用与种质资源分析等。200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生物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遗传学博士学位;2013年-2014年作为VisitingAssociateProfessor在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Francisco从事合作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2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生态与健康养殖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并受邀为JOURNALOFCRUSTACEANBIOLOGY、MARINEGENOMICS、CRUSTACEANA等国际学术期刊审稿。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88项,并获上海市专利管理工程师证书。参与制定农业行业标准2项,参与编写专著1部。上海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学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
科研工作:
2008年8月至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2013-2014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访问学者开展了激素合成途径关键酶的研究,验证了用内源性激素的过量合成来整体调控生物体的抗逆性能和目的代谢物生产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开展了青蟹功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工作,并系统研究这些基因在生长发育调控、疾病防治、抵御胁迫中的作用。研究分子标记在青蟹增殖放流的效果评价中的应用,并拓展到其他经济物种的增殖放流效果评价的研究。开展了我国三大经济蟹类食用部分的营养价值的评价工作,为经济蟹类的营养与食品安全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教育背景:
200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