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述:
主讲研究生必修课程《土壤化学》和选修课程《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本课程选修课程《基础土壤学B》及《土壤过程与土壤肥力》;曾兼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主讲《高级土壤化学》;1995年至今兼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授,主讲《土壤肥料学》。主要从事土壤生物与生物过程研究,研究方向包括土壤碳磷生物转化过程与机理、生物质炭特征及其农学与环境应用效应与机理、土壤微生物和原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及其在土壤改良与培肥中的作用与机理。先后主持和参加“973”项目、“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省部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项目、北京市科委重点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澳合作项目、欧盟项目、中英合作项目、中德合作等项目40多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和著作130多篇,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1等奖1项,2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2等奖1项,其余各种奖励10多项。曾兼任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理事,北京土壤学会理事会理事、土壤肥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质量重点开发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物质炭农业与环境应用科研协作网管理委员会主任;《生态学报》、《中国农业科学》、《腐植酸》等期刊编委;土壤学报、生态学报、植物营养与施肥学报、环境科学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科学、微生物学报、SoilBiologyandBiochemistry,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BiologyandFertilityofSoils,FEMSMicrobiologyEcology,SoilUseandManagement,ArchivesofMicrobiology,PlantandSoil,AppliedMicrobiologyandBiotechnology等近50多种中外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科研工作:
河套地区盐碱地耐盐植物高效利用与生态修复模式研究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参加。生物质炭对河套黄灌区盐渍化土壤改良培肥作用与原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北方典型污灌区镉铅超标农田安全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参加。
教育背景:
1982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土化系土化专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原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土化专业,获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英国洛桑试验站土壤科学系,获诺丁汉大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