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研究员
刘长琳
  • 所属院校:
    上海海洋大学
  • 所属院系:
    --
  • 研究领域:
    苗种繁育及增养殖技术
  • 职称:
    副研究员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水产养殖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刘长琳,男,1978年2月出生,副研究员,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工作至今,期间于2011年考入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攻读在职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海珍品苗种繁育理论与增养殖技术工艺研究,先后主持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天津市汉沽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浙江海洋学院开放课题和企业横向课题等10项,作为学术骨干参与科技支撑计划、863课题、948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14项。系统开展了金乌贼、半滑舌鳎、圆斑星鲽等多种海水经济动物繁育生物学研究;攻克了金乌贼、圆斑星鲽、半滑舌鳎和裸盖鱼等多个海珍品的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并将多项技术成果在山东、天津和福建等地进行了示范推广。累计获得科技成果奖励11项,其中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4),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3),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排名7)、二等奖1项(排名3),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1项(排名3);授权发明专利15项(第一发明人7项)、实用新型5项(第一发明人2项);发表论文63篇,其中核心48篇(第一作者12篇),SCI15篇(第一作者2篇);制定国家行业标准2项;参编专著2部。


科研工作:

2007.07~2009.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实习员2010.01~2014.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15.01~至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1)成果鉴定5项1.星突江鲽(Platichthysstellatus)苗种规模化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推广.青科鉴字[2009]第165号(第3完成人)2.金乌贼(Sepiaesculenta)苗种规模化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青科鉴字[2011]第062号(第3完成人)3.圆斑星鲽(Veraspervariegatus)大规格苗种工厂化培育技术鲁科成鉴字[2012]第573号(第5完成人)4.刺参大规格苗种规模化冬季培育技术鲁科成鉴字[2012]第108号(第9完成人)5.刺参营养需求与高效配合饲料研制技术.鲁科成鉴字[2013]第1006号(第9完成人)(2)部分项目结题1.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新品种金乌贼扩繁与养殖中试示范,结题验收,2013年11月14日(第1完成人)2.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圆斑星鲽工厂化养成技术研发(2013GGA10028)结题验收.2015年1月18日(第3完成人)3.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金乌贼人工繁育及增殖放流技术示范,结题验收,2012年11月23日(第3完成人)4.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条斑星鲽繁育及养殖技术开发,结题验收,2008年7月22日(第4完成人)


教育背景:

2000.09~2004.06;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农学学士学位2004.09~2007.06;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农学硕士学位2011.09~至今;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在读博士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