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雷少刚
  • 所属院校:
    中国矿业大学
  • 所属院系:
    环境与测绘学院
  • 研究领域:
    矿区环境监测与生态重建、RS/GPR应用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博导
  • 招生专业:
    岩土工程、工程力学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雷少刚,男,1981年出生,四川省南部县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老师。曾获得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际环境岩土协会优秀研究奖一项、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中国矿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科研标兵称号。


科研工作:

2007.10-2009.6期间受美方资助,前往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atCharlotte)科研合作。2012.1-2012.3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开展科研访问交流。从事研究方向主要涉及矿区地质环境监测、资源环境遥感、土地复垦、土地信息技术。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97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与面上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学基金、深部岩土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专项基金、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科研基金;作为学术骨干参与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等多个重大项目。先后在Science、EcologicalIndicators、煤炭学报、土壤通报、中国土地科学、测绘通报、EnvironmentalEarthSciences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CSSCI检索20余篇,出版专著1部。1项目名称:大型煤电基地景观生态恢复关键技术,来源:科技部国家重大研发计划课题,经费:270万元,主要承担工作:课题负责人。2项目名称:高强度开采下矿区环境损伤的形成机理与预测,来源:科技部973计划子课题,经费:120万元,主要承担工作:环境损伤监测与机理模型研究


教育背景:

2004年、2009年先后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获得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士与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