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述:
赵兴波/XingboZhao,男,满族,1969年1月23日出生,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动物遗传育种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7年6月至今在中国农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历任讲师(1997年12月起)、副教授(1999年12月)、教授(2004年12月)、三级教授(2011年12月)。期间1998年11月-1999年3月在日本农林水产先端技术研究所(Societyfortech-InnovationofAgriculture,ForestryandFisheriesInstitute,Tsukuba,IbarakiJapan)做访问学者(日本中央赛马会资助),2009年7月-2010年1月在美国奥本大学(AuburnUniversity,AuburnAL,US)做高级研究学者(国家出国留学基金项目资助),2011年7月至今任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副镇长(挂职1年)。中国民主同盟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常务副主委(2012年6月-至今)。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禽遗传标记学分会理事,副秘书长(2005.9-至今),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动物生物技术分会理事(2010.10-至今),Asian-AustralasianJournalofAnimalSciences(AJAS)杂志编委(2006-2009,2009-2012),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并获得第九届霍英东教育基金,2008年获“华夏英才基金”资助出版专著《分子诊断与动物分子育种》。2006年以来主持“863”课题、“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6项,国家级科技奖励1次,省部级奖励5次;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89篇,包括PNAS、Heredity、MPE等SCI论文25篇;主编教材3部,参加编写教材9部(其中在4部教材中担任副主编);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项。
科研工作:
(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抗病和抗逆基因的克隆分析,2006-2011
(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猪能量代谢相关重要功能基因鉴定及其网络解析,2006-2010
(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重点项目“3500BC-1500BC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技术与经济研究”,2006-2008(参加)
(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畜禽特色优异基因资源挖掘与种质创新,2008-2010(参加)
(5)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高通量基因克隆技术体系的研究,2008.7-2010.12(任务负责人)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利用古代DNA信息研究中国家猪起源驯化,2011.1-2011.12
(7)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高通量基因克隆技术体系的研究,2011.7-2015.12(任务负责人)
教育背景:
1997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