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光含,男,博士,教授/硕导。1997年6月毕业于吉首大学物理教育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6月毕业于重庆大学理论物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7月到湖南文理学院工作,2006年9月~2009年6月到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攻读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学二级、讲师、副教授,2014年晋升为教授。2018年1月调动至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主要从事交通系统建模与仿真、智能交通系统与控制和动力学建模与计算机控制等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近年来第一作者在《Nonlinear Dynamics》、《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Physics Letters A》、《Physica A》等SCI收录的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SCI他引1000余次。主持完成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优秀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1项,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担任《Nonlinear Dynamics》、《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Physics Letters A》、《Physica A》等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 教育背景 2006年9月-2009年6月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2001年9月-2004年6月 重庆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理学硕士学位 1993年9月-1997年6月 吉首大学物理教育专业理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8年1月--现在 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2014年12月--2018年1月 湖南文理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教授 2009年12月--2014年12月 湖南文理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副教授 2006年9月--2009年12月 湖南文理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讲师 2004年7月--2006年9月 湖南文理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中学二级 主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V2X环境下瓶颈低速区交通信息物理深度融合的协同反馈控制模式(61673168),2017/1-2020/12,50万元。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V2X环境下基于信息可信传输瓶颈的T-CPS协同建模与优化控制(61963008),2020/1-2024/12,39万元。 3、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城市路网混合交通的多属性混杂耦合特性分析与建模研究(211123),2011/1-2013/12,5万元。 4、广西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交通信息深度融合的城市干道瓶颈反馈控制方法研究(2018GXNSFAA281274),2019/1-2021/12, 12万元。 5、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交叉口混杂耦合交通行为对道路交通流的影响(14JJ2125),2015/1-2017/12, 4万元。 6、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瓶颈混合交通流耦合作用机理及动态协调控制策略(15A132),2016/1-2018/12, 8万元。 教学工作 主讲本科生课程:《大学物理》、《电磁学》、《信号与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