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
李婷婷
  • 所属院校:
    南方医科大学
  • 所属院系:
    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
  • 研究领域:
    病毒性肝炎感染与免疫
  • 职称:
    副教授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主要研究方向为血液传播病毒防治,重点开展丙型肝炎病毒免疫诊断与防治、病毒分子免疫学,为我国血液安全保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在丙型肝炎病毒(HCV)研究领域历经10年时间,从事HCV嵌合病毒狨猴感染模型的建立、疫苗制备与免疫评价、HCV感染转归的分子免疫机制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构建HCV狨猴感染模型,突破了HCV免疫机制研究缺乏适宜的小型灵长类动物模型的技术瓶颈限制。鉴于缺少HCV感染小型灵长类动物模型,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HCVGBV-B嵌合病毒感染狨猴,呈现典型的病毒持续感染特征和宿主免疫反应,完全可以用于模拟HCV在天然宿主体内的真实活动状况,为深入研究病毒免疫清除与逃逸机制、以及疫苗研制和临床前评价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技术平台。(2)揭示HCV慢性感染转归的分子免疫机制,弥补几乎不可建立的HCV“窗口期”感染者研究队列的缺陷,为HCV及其它病毒慢性感染的免疫防治提供了重要理论和技术支持。(3)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腺病毒载体HCV候选疫苗,制定疫苗免疫策略,利用建立的HCV感染小型灵长类动物狨猴模型进行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率评价,为进一步确定我国HCV疫苗体系及产业化方向提供关键理论、技术和材料支持。近五年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12篇,文章发表在Hepatology(IF 12.003)、病毒学领域权威杂志J Virol、输血医学领域顶级杂志Transfusion Medicine Reviews等;获授权专利4项;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1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等课题共计9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了973计划项目、广东省引进创新团队、广东省科技计划等课题4项;2017年荣获“广东省高等学校青年珠江学者”,2016年破格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14年荣获“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南方医科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南方医科大学第八批“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2013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学术及社会兼职包括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输血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输血协会科研工作委员会青年委员、Annals of Blood杂志青年编委。


科研工作:

近五年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12篇,文章发表在Hepatology(IF 12.003)、病毒学领域权威杂志J Virol、输血医学领域顶级杂志Transfusion Medicine Reviews等。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