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智刚,1995年7月至今,在广西大学农学院任教,从事农业资源环境方面教学和科研; *1995年6月,本科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 *1997-2000年,广西大学植物营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 *2002-2007年,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土地资源与信息技术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 *2007年12月,广西大学土壤学副教授职称。主讲课程本科课程:地质学基础、土壤学、土地资源学、地理信息系统、土壤肥料实验实践、资源利用与信息技术综合实验实践等; 研究生课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地统计学及其应用、农业系统工程、农业资源与利用区划、农业应用系统开发、农业信息化案例分析等。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主持和主要参与20多项目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其中,主持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基金项目2项:“基于GIS和作物生长模型的甘蔗水肥精准化管理模式研究(编号:桂科自0778006-7,2007.01-2010.12);“基于高光谱的甘蔗生态系统营养性状诊断技术研究(编号:2016GXNSFAA380221,2016.9-2019.9)”. 主要参与(排名第二)国家自然基金两项:基于数字土壤制图和误差传递分析的土壤质量评价研究(41201216)、人造陆域吹填土生物固结微细观机理研究(41372361); 主要参与广西创新驱动重大专项:集约化农区面源污染综合防控体系与示范(桂科AA17204078); 主要参与广西创新驱动重大专项:甘蔗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研究(桂科AA17202005-1); 主要参与广西人才专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FRN-CSSI联合溯源示踪新技术(桂科AD17195098); 编制广西农业地方标准项目“土壤结构的测定方法”; 主要参与(排名第二)新世纪广西高校高等教育教改项目1项:大农科类土壤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