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
韩博
  • 所属院校:
    石河子大学
  • 所属院系:
    药学院
  • 研究领域:
    民族药学领域。、
  • 职称:
    副教授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药学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韩博,男,(1982-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分别于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借调。2015年入选石河子大学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2016年入选兵团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课题4项,累计获批科研经费191万元。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11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授权专利1项。获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第6)、二等奖2次(第1、第6)、三等奖1次(第2)。

教学科研类:

2015年兵团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

2014年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第6)

2013年兵团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

2013年石河子大学教学成果奖(第4)

社会服务类:

2016年获兵团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

2016年获石河子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

2015年获石河子大学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2013年获石河子大学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2012年获石河子大学优秀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学生指导类:

2017年新疆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三等奖

2017年新疆创新创业大赛北疆区决赛一等奖

2017年获石河子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2016年获石河子大学优秀本科论文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2016年所带创新创业团队获得兵团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

2016年所带创新创业团队获得兵团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入围40强

2016年所带创新创业团队获得石河子大学“创青春”大赛银奖

2015年所带团队获石河子大学首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其他类

2016年获党风廉政建设书画比赛书法类三等奖

2016年获“中医药社杯”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优秀奖

2015年所带获得兵团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2014年获兵团药学会第八次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科研工作:

起止时间

专业技术工作

名称(项目、课

题、成果等)

工作内容,本人

起何作用(主持、参加、独立)

完成情况及效

果(获何奖励

效益或专利)

2016/01-2019/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 基于肠道菌群和代谢组学的“西帕依溃结安-短链脂肪酸”协同作用机制研究

主持

(国家级)在研

2016/01-2018/12

兵团科技创新中青年领军人才计划,毛菊苣抗糖尿病有效成分的体外筛选

主持

(省级)在研

2016/01-2018/12

石河子大学杰出青年培育计划:没食子靶向药物载体的构建与评测

主持

(省级)在研

2015/04-2017/04

石河子大学青年教师与对口支援高校名师“结对子”项目

主持

(校级)结题

2015/01-2017/12

兵团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溃结安-短链脂肪酸复方的临床前研究

主持

(省级)在研

2014/01-2016/12

兵团科技支疆计划: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加工番茄突变体及种质资源创新

主持

(省级)结题

2009/01-2012/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碳纳米管—异甘草素“隐形”缓释纳米颗粒的长循环性能研究

主持

(国家级)结题

2012/01-2014/12

石河子大学“自然科学与技术创新”项目:叶酸介导的碳纳米管-异甘草素肿瘤靶向药物的合成

主持

(校级)结题

2009/01-2012/12

兵团青年创新基金:石墨烯—异甘草素纳米颗粒的构建

主持

(省级)结题

2015/01-2017/12

广东省科技厅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基于肠道微生态学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维药-溃结安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其二次开发

承担(排名第二)

(省级)在研

2012/01-2015/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纳米复合膜修饰技术用于开发肺癌诊断电子鼻的研究

承担(排名第二)

(国家级)结题

2011/01-2014/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碳纳米管-神经生长因子缓释体系的构建及其体内外药效评价

承担(排名第二)

(国家级)结题

维药二次开发,植物来源生物材料改性。

兵团药学会理事。

1 Wei Yu, Zhihong Li, Fei Long, Wen Chen, Yurong Geng, Zhiyong Xie, Meicun Yao, Bo Han* & Teigang Liu, A Systems Pharmacology Approach to Determine Active Compounds and Action Mechanisms of Xipayi KuiJie’an enema for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 1189

2 Bo Han, Mingming Zhang, Ting Tang, Qiusheng Zheng, Keyu Wang, Le Li, and Wen Chen*, The Long-Term Fate and Toxicity of PEG-Modifi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Isoliquiritigenin DeliveryVehicles in Rats [J]. Journal of Nanomaterials, 2014,23:1- 8.

3 Bo Han, Mingming Zhang, Qiusheng Zheng, Xinchun Wang, Ting Tang, Wen Chen*, The use of sodium carboxyl methyl cellulose to improve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PEGylated carbon nanotubes in vivo by Raman spectroscopy [J]. Analytical Letters, 2013,46(15):2400 -2409.

4 Bo Han,Wen Chen,Qiusheng Zheng,Xinchun Wang,Huan Yan,Le Li,Haji Akber Aisa*, Determination of Isoliquiritigenin and Its Distribution in Mice by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J]. Analytical Sciences, 2011, 27: 1115–1119.

5 Bo Han,Qiu-sheng Zheng,Wen Chen*,Xinchun Wang,Qi Wang,Le Li, A Novel Process for Extraction of isoliquiritigenin from Licorice (Glycyrrhiza glabra) Roots by Facile Convert [J]. 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 2010, 46(4): 523-527.

6 Bo Han, Wen Chen, Xinchun Wang, Le Li , Huan Yan, Wenxin Li*, Adsorption thermodynamics of isoliquiritin on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J]. New carbon materials, 2009, 25(4): 75-78.

7 Fan R, Mei L, Gao X, Wang Y, Xiang M, Zheng Y, Tong A, Zhang X, Han B, Zhou L, Mi P, You C, Qian Z, Wei Y, Guo G.Self-Assembled Bifunctional Peptide as Effective Drug Delivery Vector with Powerful Antitumor Activity.Adv Sci. 2017, 4 (4): 1600285.

8 RangRang Fan, YueLong Wang, Bo Han, YouFu Luo, LiangXue Zhou, XiRui Peng, Min Wu, Yu Zheng, Gang Guo*, Docetaxel. load biodegradable porous microspheres for th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2014, 69: 100–107.

9 Zhenghua Wang, Dong Wang, Li Liu, Ding Guo, Bo Yu, Bo Zhang, Bo Han, Xiaoya Sun, Qiusheng Zheng*, Alteronol inhibits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B16F10 and B16F1 melanoma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 [J]. Life Sci., 2014, 98(1): 31-8.

10 Jungang Li,Yanling Xue,Bo Han,Qingnuan Li,Lixiang Liu,Tiqiao Xiao,Wenxin Li*, Application of X-ray phase contrast imaging technique in detection of pulmonary lesions induced by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in rats [J]. J.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2008, 8 (7): 3357-3362.

2007年8月至2013年5月于石河子大学任教;

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分别于国家科技部社发司医药处、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生物医药与技术处、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教司重大专项处挂职;

2014年7月至今于石河子大学任教。


教育背景:

2000年9月至 2004年06月于石河子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学习,获得学士学位;

2004年9月至2007年6月于石河子大学药学院药学系与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组联合培养,获得硕士学位;

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攻读博士,获博士学位;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