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述:
1961年4月生,江苏溧阳人。1982年7月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矿井建设专业并留校任教,一直从事岩石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04年7月1起在中国矿业大学任教,任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及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两项及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可缩性金属支架的计算”、“金属支架荷载反算”、“立井井壁的变形分析”、“边坡稳定性的解析计算”、“岩体变形的混沌行为及其预测”及“深部破裂岩体变形及稳定性分析”等方面取得了理论上的突破性成果;获省、部科技进步奖8项;合著“岩石力学反问题”;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被EI、SCI检索30余篇;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破裂岩石的力学行为研究”、1项“973”子课题,多项公路隧道、地铁的施工监测预报,以及高应力软弱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等项目。
科研工作:
主持两项及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可缩性金属支架的计算”、“金属支架荷载反算”、“立井井壁的变形分析”、“边坡稳定性的解析计算”、“岩体变形的混沌行为及其预测”及“深部破裂岩体变形及稳定性分析”等方面取得了理论上的突破性成果;获省、部科技进步奖8项;合著“岩石力学反问题”;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被EI、SCI检索30余篇;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破裂岩石的力学行为研究”、1项“973”子课题,多项公路隧道、地铁的施工监测预报,以及高应力软弱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等项目。1项目名称:破裂围岩的力学行为研究,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60万元,主要承担工作:理论及应用研究
教育背景:
1982年7月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矿井建设专业并留校任教,一直从事岩石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04年7月1起在中国矿业大学任教,任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及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