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叶继红
  • 所属院校:
    中国矿业大学
  • 所属院系:
    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领域:
    大跨空间结构及轻钢结构抗震、抗风、抗火等研究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博导
  • 招生专业:
    工程力学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叶继红,1967年1月出生,中国矿业大学力建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中国矿业大学越崎学者。现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风工程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结构抗倒塌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地震工程学会副主任委员、建筑结构学报编委。分别于1989年7月和1991年12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于1995年7月在同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于1998年和2001年圆满完成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的研究工作;2006年做为高级访问学者赴澳大利亚Monash大学进行短期合作研究。国家共享精品课程“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负责人,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专家组评委。所指导的研究生中,1人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1人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励,3人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奖励。


科研工作:

主要从事大跨空间结构、轻钢结构的抗震、抗风、抗火等研究。主持了国家杰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土木类期刊ASCE、JCSR、JournalofWindEngineeringandIndustrialAerodynamics、力学学报、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国标“高耸与复杂钢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标准”的制定。获得7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部分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完成人)。此外,还完成了北京四机位维修机库、北京老山奥运自行车馆等重要工程的现场测试、结构分析与安全评价等工作。近五年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层轻钢龙骨式复合剪力墙结构体系创新、基础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大跨空间结构抗震、抗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空间网格结构地震灾变失效机理与抗震性能提升(子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不同地区村镇建适宜性抗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子题)


教育背景:

分别于1989年7月和1991年12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于1995年7月在同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于1998年和2001年圆满完成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的研究工作;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