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
黄艳利
  • 所属院校:
    中国矿业大学
  • 所属院系:
    矿业工程学院
  • 研究领域:
    从事充填采煤采动岩层移动、矿压控制理论与充填采煤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
  • 职称:
    副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博导
  • 招生专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EnvironmentEngineeringandManagementJournal》、《ResearchJournalofChemistryandEnvironment》、《Energies》、《JournalofMiningScience》、《煤炭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等本学科领域权威期刊;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件(2件排名第一,5件排名第二或第三);制定国家行业标准7项;所在研究团队入选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获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孙越崎青年科技奖、江苏省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徐州市“十大青年科技奖”等荣誉或称号。中国能源学会专家委员会煤炭专家组委员、中国煤炭学会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任《EnvironmentalEngineeringandManagementJournal》等SCI期刊审稿专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等EI期刊审稿专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评审专家。联系方式:Email:huangyanli6567@163.com,电话:13905207498。


科研工作:

黄艳利,男,1982年8月生,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采动岩体控制理论与工程应用方面的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所在研究团队建立了固体充填采煤岩层移动及地表沉陷控制理论与方法,研发出了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固体充填采煤技术与成套装备。近年来,研究成果先后推广至我国十多个矿区的二十多个采煤面,实现矿区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近五年来,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省部级奖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排名分别为第三、第五、第三),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排名第五),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一项,分别排名第四、第二);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被SCI收录15篇(10篇第一或通讯作者)、EI收录16篇,1篇论文入选2015年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1项目名称:煤矿固体充填体密实度控制机理与应用研究,来源: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经费:25万元,主要承担工作:负责人2项目名称:房柱式采空区矿震诱发机制与防控方法研究,来源:中国矿业大学,经费:20万元,主要承担工作:负责人3项目名称:固体密实充填采场覆岩弹性薄板力学模型研究,来源: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基金,经费:10万元,主要承担工作:负责人4项目名称:固体密实充填采煤覆岩移动规律研究,来源:中国矿业大学青年教师启航计划,经费:3万元,主要承担工作:负责人5项目名称:西部煤炭高强度开采下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基础研究,来源:国家973计划项目,经费:40万元,主要承担工作:学术骨干6项目名称: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开采回收房式煤柱采场矿压显现规律研究,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35万元,主要承担工作:学术骨干7项目名称:长壁综采矸石充填与岩层运动控制研究,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180万元,主要承担工作:学术骨干8项目名称:采动影响剧烈的工作面巷道全断面锚索支护技术研究,来源:企业合作,经费:27.912万元,主要承担工作:负责人9项目名称:浅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技术与矿压控制理论研究,来源:企业合作,经费:79万元,主要承担工作:负责人10项目名称:房柱式采空区灾害防治及煤柱回收技术研究,来源:企业合作,经费:200万元,主要承担工作:学术骨干11项目名称:固体密实充填采煤矿压控制理论研究,来源:中国矿业大学人才引进项目,经费:8万元,主要承担工作:负责人12项目名称:中国矿业大学优秀骨干教师培养项目,来源:中国矿业大学,经费:2万元,主要承担工作:负责人


教育背景:

2007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并保送硕士研究生,2009年提前攻读博士学位,2012年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教师,2015年12月被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遴选为访问学者公派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交流学习一年。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