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情况 韦龙明,男,1959年生,广西陆川人, 1978.2-1982.1就读北京大学地层学及古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5.9-1988.6就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获岩相古地理研究方向理学硕士学位;2004.6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获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0.9-2001.4日本广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近年来承担科研项目3项,可支配科研经费70多万元;曾获得科技进步奖5项;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43篇,包括教改论文11篇。 二. 学生培养 2004年以来,累计招收硕士研究生28名,已毕业并获得学位19人,2009年以来,先后有3人评上广西高校优秀研究生,2012年以来4人获国家硕士研究生奖学金;2人分别荣获“第九届全国矿床会议”和“第一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优秀论文奖,完成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1项,每位研究生均获得学校优秀研究生奖学金。毕业研究生人均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3篇。指导的资勘学生王潇潇2014年荣获第五次李四光优秀大学生奖;2008年以来指导完成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获全国地球科学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性实习实验竞赛一等奖、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三等奖、广西特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获学校学生课外科技成果特等奖4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 2006年以来,指导硕士研究生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本科生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5篇,代表论文有: 1. Minyue Zhou, Longming Wei, Jirong He, Qiuming Pei, Wei Li, Ye Tian. Characteristics of tight oil in the dolomicrite reservoir: A case study of Xingouzui formation, Jianghan Basin, China.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4, 522-524: 1223-1228 2. ZHOU Minyue, KONG Fanqian, WEI Longming, CHEN Mengjie, WANG Li, TIAN Ye and ZHANG Guanghui, 201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dioactive Mineralization and Tungsten Mineralization in Shirenzhang Tungsten Deposit, North Guangd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88(Supp. 2): 67-68 3. 孙 宁、孔凡乾、韦龙明*、翁海蛟,2015,八卦庙金矿成矿期次讨论及其找矿意义,黄金,36(2):21-24 4. 黄朝柱、陈宏毅、韦龙明*、周旻玥、翁海蛟,2015,广东石人嶂钨矿床钨品位统计参数和分形特征,中国矿业,24(4):73-76 5. 周旻玥,黄朝柱,韦龙明,周娟娟,翁海蛟,陈梦杰,2014,粤北石人嶂钨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桂林理工大学学报,34(3):431-438 6. 王 莉、孔凡乾、韦龙明、赵 霞、王潇潇、覃日贤,广东石人嶂钨矿床云英岩型矿化及其研究意义,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4,66(4) 7. 王潇潇、孔凡乾、韦龙明、张广辉、王 莉、翁海姣,2014,粤北石人嶂钨矿放射性矿化研究,有色金属(矿山部分),66(5):38-41 8. 田 野、周旻玥、韦龙明、裴秋明、王 莉、覃日贤、赖传勇,2014,粤北石人嶂石英脉型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以14#脉为例,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66(6):24-29 9. 孙 宁、罗 卫、孔凡乾、韦龙明、魏红军,2014,麻布岗多金属矿田S、Pb同位素地球化学,金属矿山,(8):95-98 10. 王潇潇、周旻玥、韦龙明、王 然、陈雪峰、孙积悦、孙明行、肖方源、蒋杨权,青岛汇泉湾海滩地貌与沉积物变化特征探讨,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3,33(2):266-272 11. 张广辉、司荣军、韦龙明、彭艳华,鲁西归来庄金矿控矿构造新见解,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3,65(2):27-30 12. 陆 叶、韦龙明、罗 瑞等,浅谈地球化学在八卦庙金矿中的应用,中国矿业,2010,19(11):100-102 13. 张少琴、朱文凤、韦龙明,粤北石人嶂钨矿产铀花岗岩晶质铀矿的若干特征。中国矿业,2009,18(11):104-106 14. Feng Jingping, Wei Longming, Impact Analysis on the Geological Enviroment Problems of the Mine of Shirenzhang Tungsten in Guangdong. 1st Conference on Enviro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 Scientific Rereach Publishing, USA. 2010, 471-474 三. 科研项目 1. 承担北京大学委托的横向科研课题:黔桂地区泥盆系含矿层段化学地层与铅锌成矿背景,经费38.5万 2. 负责广西“地质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系统性研究课题“有色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与控矿构造研究”(编号:11-031-20-1),经费38.5万 3. 承担第三轮桂林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工作方案编制及重大研究专题,项目总经费15万 4. 承担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研究专题:瑶岭矿田成矿规律、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SinoProbe-03-01-3C) 5.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秦岭八卦庙式金矿大规模成矿中的有机质矿化剂地球化学(40772053) 6. 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研究专题:粤北仁始南矿集区成矿潜力及综合探测技术示范研究(2006BAB01B03-04) 7. 主持完成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典型矿床研究课题:广东石人嶂钨矿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研究(20109908-1) 8. 协助主持完成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典型矿床研究课题: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研究(20089946-2) 9. 主持完成广西地质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项目:广东石人嶂钨矿伴生银赋存规律研究(桂科能07109011-Z003) 10. 主持完成“广东始兴县石人嶂-梅子窝钨矿成矿规律与成矿作用研究”课题(隶属: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广东始兴县石人嶂钨矿接替资源勘查》,200644089) 11. 主持完成韶关石人嶂钨矿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的横向科研课题“广东始兴石人嶂钨矿伴生组份查定及可利用性初步研究” 12. 主持完成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委托的横向科研课题“广东龙川县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化规律研究” 四. 各类奖励 (一)科研教学奖励 曾获得各类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四等奖1项、竞赛奖2项: 1. 负责完成的科研成果“陕西八卦庙超大型金矿成矿机理与找矿方法研究”成果获2009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3-052-01)。 2. 参与完成的“广西佛子冲铅锌矿成矿规律与接替资源远景预测研究”成果获2009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3-049-05)。 3. 主笔发表的论文“《专业法规》课程教学实践探索”获桂林理工大学第一届(2007-2008年度)教育教学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排名第一)。 4. 指导完成的“岬角型海滩浅层沉积物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青岛汇泉湾、北海冠头岭为例”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013.10;第六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13.6;2012年度和2013年度学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成果特等奖。 5. 指导完成的“广东石人嶂钨矿伴生银组分查定及赋存状态与可利用性研究”获:全国地球科学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性实习实验竞赛,一等奖,2010.4;第四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009.12。 6. 负责完成的“十五”国家项目科技攻关计划2001BA 609A-06-03专题成果 “水口山深边部及外围隐伏铅锌银矿探查技术示范研究”获2006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色协科字[2006]014-2005004-R06)。 7. 负责完成的“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96-914-03-04专题成果“重要类型金矿床(体)快速定位预测的综合示范研究”获2001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色协科字[2002]032-2001002-R01)。 8. 负责完成的科研项目成果“甘肃西成地区金矿成矿条件及成矿预测”获1998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四等奖(国色办字(1998)261-201-1)。 9. 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成果“西秦岭沉积岩容矿的金矿成矿规律研究”获2001年度陕西省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三)。 (二)荣誉称号 1. 十佳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桂林理工大学,2012.4 2. 十佳科技工作者,中共桂林工学院委员会,桂林工学院,2008.4.28 3. 第六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13.6 4. 2013年度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园丁先进个人,桂林理工大学,2013.12.16 5. 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老师,桂林理工大学,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