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经历: 2016.6至今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研究员 2011.1-2016.6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10.6-2011.6 哈佛大学医学院 访问学者 2005.4-2010.12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05.3-2008.7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博士 2003.7-2005.4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研究实习员 2000.9-2003.7 福建师范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硕士 1995.8-2000.8 福建省福安市赛岐中学 中学老师 科研简介: 主要从事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并基于结构进行多肽和蛋白类药物的改造和评价。目前已发表SCI论文六十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及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1、肿瘤迁移相关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几乎90%癌症病人的死亡是由于癌细胞的转移性扩散引起。目前针对原发性肿瘤的治疗卓有成效,但靶向肿瘤转移方面的进展却不尽人意。我们主要针对肿瘤迁移相关的一些蛋白如尿激酶受体系统和多种丝氨酸蛋白酶,及其与抑制剂的复合物进行X-射线晶体结构研究,并针对这些结构指导抑制剂的改造,以发展高效特异的肿瘤治疗药物。 2、血栓形成相关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体保持血液处于正常流动状态,主要依赖于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病理条件下两个系统的功能异常将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我们针对凝血和纤溶相关的一些蛋白如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多种凝血因子及它们的调控蛋白PDI进行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并基于这些结构进行抑制剂的设计和改造,以发展高效且无出血副作用的溶栓和抗血栓形成药物。 3、光动力抗肿瘤和抗菌研究:光敏剂在特定波长的光激发下可产生具有生物毒性的单线态氧或者自由基,进而杀死细胞或微生物,可用于抗肿瘤和抗菌方面的治疗。传统的光敏剂存在靶向性差,水溶性不佳等问题。我们对光敏剂进行一系列的修饰和包裹,发展高靶向性光敏剂,用于抗肿瘤和耐药菌的治疗。 科研项目: 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于结构的PDI抑制剂设计及其抗血栓活性研究,(2018J01897),2018.04-2021.04,主持,在研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凝血和纤溶中的新机理和新疗法(2017YFE0103200), 2018-2020,参与,在研 3.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GPI-LU亚家族蛋白的结构研究”(31670739),项目起止时间:2017.01-2020.12,参与,在研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内吞性胶原蛋白受体Endo180的结构研究(31570745),2016.01-2019.12,主持,已结题 5.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物抑制剂1的结构生物学及分子机理研究(教外司留2013693)2013-2015,主持,已结题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物抑制剂1的结构研究(31170707),2012.1-2015.12,主持,已结题 7.福建省青年创新项目,基质胰酶及其抑制剂的结构研究(2009J05091),2009.1-2011.12,主持,已结题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质降解相关蛋白的结构研究(30770429),2008.1-2010.12,主持,已结题 其他 研究生招生专业:生物工程,生物与医药;欢迎有志从事科研工作的硕士生报考我们课题组。 课题组介绍:http://fmerc.fzu.edu.cn/html/rcdw/hmdktz/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