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学一级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位点负责人、本科教育学专业负责人,兼任全国少工委委员、苏州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福建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2008年8-12月,受福建师范大学双语教学项目资助,在北亚利桑那大学(NorthernArizonaUniversity)教育学院访学。2013年9月-2014年8月,受福建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科带头人赴海外访学研修项目资助,在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UniversityofLondon)教育系访学。 Goodteachingisone-fourthpreparationandthree-fourthstheatre. 教学是一种通过听、说、读、写、行、思,提高人的听、说、读、写、行、思能力的交往活动。 二、出版的专著及教材 1.《当代基础教育改革》(专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版。 2.《“新课程改革”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专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3.《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概论》(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7月版。 4.《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新教育实验”本体论》(专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8月版。 5.《教育基本原理》(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6.《中国教育改革大系·教育实验卷》(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16年1月版。 7.《电影教你当老师——60部中外电影的教育意蕴》(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年10月版。 8.《电影教你当父母——60部中外电影的教育意义》(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17年8月版。 9.《与理想同行——“新教育实验”指导手册》(参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0.《职业发展与衔接教育》(参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 三、课题项目 1.2009-2016,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基础教育‘九大学派’研究(DAA090145)”。 2.2011-2013,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我国基础教育‘十年课改’的历史考察与反思(11JYJ8800154)”。 3.2014-2018,主持湖北教育出版社“国外早教实践诠释译丛”(6本)项目。 4.2017-2019,主持2017年度福建省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80部中外教育电影中的优秀教师形象比较研究”。 四、成果获奖 1.2009年10月,个人专著《“新课程改革”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获“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2010年10月,被评为福建师范大学首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3.2013年3月,个人专著《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概论》获福建师范大学第七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4.2013年11月,个人专著《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概论》获第三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5.2016年7月,被评为福建师范大学2015-2016学年度优秀班主任。 6.2017年8月,“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第三完成人)。 五、学术会议 1.2015年1月2日,新生命教育研讨会(苏州),报告主题为“生命哲学与生命教育”。 2.2014年6月13日,英国中文学校办学经验交流会(伦敦),报告主题为“美、英、中儿童哲学教育之比较”。 3.2013年4月19日,海峡两岸教育学术研讨会(福州),报告主题为“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4.2012年10月22日,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宁波),报告主题为“多元化时代亟须判断力教育”。 5.2011年7月10日,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常州),报告主题为“谁在推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