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张飞萍
  • 所属院校:
    福建农林大学
  • 所属院系:
    林学院
  • 研究领域:
    1.林木害虫综合治理 2.昆虫种群生态学 3.昆虫化学生态学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张飞萍,福建邵武人,中共党员,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批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福建省首届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林木害虫综合治理和昆虫化学生态学等研究,主持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重大科研专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美国农业部资助等科研项目,有3项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分别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3项主要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授权专利4件。 受教育经历 2004/12-2007/07,厦门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在职),合作导师:林鹏院士 2000/09-2003/07,福建农林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博士研究生(在职),导师:尤民生教授 1997/09-2000/07,福建林学院,森林保护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职),导师:蔡秋锦教授 1990/09-1994/07,福建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大学本科,导师:陈家骅教授 工作经历 2019/07至今,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院长 2010/11-2019/07,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教授(2012/09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2005/08-2010/1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副教授 2000/03-2005/08,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讲师(2005/03-10借用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二处工作) 1994/08-2000/03,福建林学院资源与环境系助教 主要承担课程 1.博士课程:《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2.硕士课程:《森林昆虫分类学》 3.本科课程:《普通昆虫学》 主要科研项目 2017/09-2020/09,信息素介导的景观镶嵌体格局干扰有害生物渗透,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子课题任务,95万,主持。 2013/01-2015/12,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重大科研专项,201304401,松墨天牛高效诱剂及配套技术研发与示范,688万,主持。 2011/01-2013/12,美国农业部合作项目,DevelopmentofChemicalAttractantsformonitoringMonochamusalternatusandAnoplophorachinensis,$44,990,主持。 2007/04至今,美国农业部合作项目,EvaluationanddevelopmentofsurveytechniquesforLymantriaspp.,$290,000,主持。 2010/01-2012/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花角蚜小蜂种群极端雄性偏离机制研究,30972379,37万,主持。 2007/01-2009/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松突圆蚧及其引进天敌花角蚜小蜂对低温的抵御及生理适应,32万,主持。 2009/08-2012/0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花角蚜小蜂生境适应性研究和种群衰退原因探析,2009J06007,30万,主持。 主要科研奖励 “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松墨天牛高效诱剂及配套技术研发与应用”,2018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的生境适应性和松突圆蚧生态调控技术及应用”,2015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毛竹叶部主要害虫暴发的生态学机制及生境调控研究”,2006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武夷山景区松林昆虫多样性及危险性害虫防控技术”,2010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五 “毛竹叶螨综合防治技术推广”,2004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三 “毛竹尖胸沫蝉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2003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四 发明专利,一种松褐天牛成虫引诱剂,201110269468.7,第一发明人(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201320321116.6,第一发明人(授权)。 发明专利,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增效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1510067764.7,第一发明人(授权)。 发明专利,一种松褐天牛成虫引诱剂诱芯及其制备方法,201510437060.4,第一发明人(授权)。 黄世国,张飞萍。福建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管理系统,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登记号:2016R11S364775 黄世国,张飞萍。林学院标本管理系统,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登记号:2016R11S364776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