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
吴林坤
  • 所属院校:
    福建农林大学
  • 所属院系:
    农业生态研究所
  • 研究领域:
    植物连作障碍形成机制及消减策略研究、植物—微生物根际互作、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土壤宏基因组学与宏蛋白质组学研究
  • 职称:
    讲师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一、个人简况: 吴林坤,男,中共党员,1987年04月生,博士,讲师(A类毕业生急需人才),硕士生导师,金山学者之青年学术新秀,现为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系科研型教师。主要从事植物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及消减策略研究。 2009年本科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生物学基地班专业,2009年—2014年攻读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学博士(硕博连读),于2014年06月获福建农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研究项目获得了福建农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基金的资助,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第十二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优秀论文(福建省首获),现已推荐参评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目前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7篇,其中SCI论文16篇(第一作者 2区SCI 3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达5.578)。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 Scientific Report、PLoS ONE、Applied Soil Ecology、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BMC Microbiology、作物学报等国际国内知名期刊,已申报相关发明创造专利7项,其中第1发明人3项,已授权2项(第5)。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福建农林大学杰出青年科研人才计划项目1项、福建农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基金项目1项,同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973前期研究计划专项1项。 曾参加在澳大利亚珀斯举办的第三届国际根际会议、在韩国首尔举办的第二届国际环境组学会议、在广东广州举办的第六届国际化感作用大会、在西班牙维戈举办的第七届国际化感作用大会、在福建福州举办的第三届亚太国际化感会议等国际学术会议并受邀作专题报告。曾获得国际环境组学会议青年科学家优秀报告三等奖、第八届全国化学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优秀报告二等奖、第十四届中国生态学大会青年优秀报告奖等荣誉。 三、近5年主要主持或参与课题: 1、根系分泌物介导的连作太子参根际互作与作用机制研究(81303170)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主持) 2、群体感应与淬灭介导的药用植物—根际细菌的互作机制及调控途径(XJQ201501)福建农林大学杰青项目(主持) 3、根系分泌物介导下的连作地黄根际互作与作用机制研究(324-1122yb005)福建农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基金项目(主持) 4、A类毕业生科研启动费(KXR14021A)(主持) 5、药用植物连作障碍土壤病原菌定向分子调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815735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6、太子参连作介导根际土壤环境灾变的机制与控制新策略(U1205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项目 7、药用植物单一化栽培介导土壤环境灾变机理与调控机制研究(2012CB12630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 8、地黄转录组文库的构建及响应连作障碍关键基因的鉴定(81274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9、地黄自毒物质与根际特异微生物互作研究(31201694)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五、国家发明专利 1、一株防治地黄根腐病的拮抗菌及其应用201510317863.6(排名第一) 2、一株拮抗地黄黄曲霉病原菌的菌株及其应用201510317635.9(排名第一) 3、一株拮抗地黄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的菌株及其应用201510317742.1(排名第一) 4、一种土壤胞内蛋白质的提取分离方法ZL201010585161.3(排名第五,已授权) 5、一种土壤胞外蛋白质的提取分离方法ZL201010585154.3(排名第五,已授权) 6、一株用于拮抗太子参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排名第三) 7、一株用于拮抗太子参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的枯草芽孢杆菌(排名第三)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