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
朱杰进
  • 所属院校:
    复旦大学
  • 所属院系: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 研究领域: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 金砖国家与二十国集团 国际政治经济学
  • 职称:
    副教授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朱杰进博士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国际组织、全球治理、国际政治经济学、金砖国家与二十国集团等。出版《国际制度设计:理论模式与案例分析》、《中国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金砖国家与全球治理》、《八国集团与二十国集团》等学术著作,在 The Pacific Review、Global Policy、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Research Journal、《世界经济与政治》、《外交评论》、《国际观察》等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商务部委托课题、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基金课题等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2007年入选“上海市教委优秀青年教师支持计划”,2012年入选“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支持计划”,2019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支持计划”。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崛起与国际制度变迁。 学术著作 朱杰进著:《中国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朱杰进著:《国际制度设计:理论模式与案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朱杰进主编:《金砖国家与全球经济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朱杰进译著:《八国集团体系与二十国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报刊评论 《百年大变局中的巴西金砖峰会》,载《文汇报》2019年11月24日。 《三大议题直接关系大阪峰会成败》,载《文汇报》2019年6月26日。 《世贸组织改革争论的焦点》,载《世界知识》2019年第10期。 《构建更务实的金砖伙伴关系》,载《光明日报》2018年7月27日。 《G7峰会暴露了美国与G6小伙伴之间矛盾》,载《文汇报》2018年6月12日。 《武汉会晤:探索新兴大国相处之道》,载《世界知识》2018年第10期。 《G20财长会对主要经济体贸易战表示担忧》,载《文汇报》2018年3月23日。 《亚太自贸区建设势头将得以继续》,载《文汇报》2017年11月10日。 《汉堡峰会围绕三大议题做文章》,载《文汇报》2017年7月8日。 《G20贸易议题:一根有肉的硬骨头》,载《新民晚报》2017年7月8日。 《数字经济:如何用好达摩克利斯之剑》,载《新民晚报》2017年7月9日。 《金砖合作机制建设正当其时》,载《文汇报》2016年10月18日。 《加强政策协调,强化G20发展元素》,载《人民日报》2016年8月19日。 《十年合作炼就“金砖”成色十足》,载《新民晚报》2016年10月16日。 《中国的G20领导力:从合作者跃身引领者》,载《文汇报》2016年9月2日。 《后杭州时代,G20任重而道远》,载《新民周刊》2016年第36期。 《构建更加紧密的金砖国家发展伙伴关系》,载《文汇报》2015年7月9日。 《金砖银行探索国际经济新秩序》,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4月24日。 《2015年,金砖动力依然强劲》,载《文汇报》2015年2月23日。 《中国是G20的建设者和贡献者》,载《文汇报》2014年11月16日。 《金砖银行制度设计的智慧》,载《上海证券报》2014年7月24日。 《金砖银行着眼“立”而非“破”》,载《解放日报》2014年7月17日。 《金砖银行历史性推进国际经济新秩序》,载《文汇报》2014年7月15日。 《金砖国家与国际金融机构改革》,载《国际金融报》2014年4月21日。 《G20:过去五年与未来五年》,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9月11日。 《重塑G20精神》,载《解放日报》2013年9月6日。 《G20目光应超越20个大国利益》,载《新民晚报》2013年9月6日。 《俄罗斯G20峰会:分歧与共识》,载《新民晚报》2013年8月30日。 教育经历 2007年 获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4年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2007年至201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