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石之瑜
  • 所属院校:
    复旦大学
  • 所属院系:
    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 研究领域:
    --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學歷 丹佛大學國際研究學院博士 (88); 哈佛大學公共政策學院國際安全碩士 (84);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國際關係學士 (80) 經歷 國立台灣大學講座(07-10); 教授/副教授 (90--); 高雄中山大學教授 (05-07); Ramapo College of N. J.助理教授 (88-90); Winona State University (87-88); Colorado organization of Mines 兼任教員(86); University of Denver 研究助理(85-87); 八二九陸軍醫院 少尉經理(80-82) 訪問學者中山大學(高雄 06-07)日本中央大學(東京 05), University of Durham (Durham 04), Center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inceton 97), Center for Asia-Pacific Studies, Duke University (Durham 94); Hoover Institution (Stanford 86) 學術組織 中國大陸研究學會理事 (自95起); 中流基金會董事副執行長(自95起); 前瞻政策研究中心國際組連絡人 (自91起)與執行長(自04起); 中國大陸事務學會社團導師(自91起); 美國政治科學年會台灣研究小組在台連絡人(91-93) 田野研究 扶貧:鳳凰 (3/05); 防城 (7/04); 南寧 (4/04); 永順 (2/03, 8-9/03); 民族認同; 惠水 (布依 9/02); 羅城,龍勝 (仫佬; 各族 7/02); 宜州,金秀 (水;瑤 1/02); 桂林 (壯 6/01); 美姑,城步 (彝,侗 9/00); 茂縣 (羌6/00); 常德 (維吾爾 1/00); 吉首 (土家,苗 1/00); 永順 (土家,苗 1/99, 6/98, 9/97) ; 北寧 (滿7/99); 麗水 (畬 7/99); 遼寧 (朝鮮 1/99); 西雙版納 (傣 1/99, 4/98); 利通 (回 9/98); 大理,麗江 (白,納西 11/97);村民自治:北京 (1/94, 4/95, 8/96),上海 (1/94),天津 (6/95),武漢 (2/96);地方人大:廣州,海口,上海,廈門,北京 (1/94); 企業文化 (上海 6/92) 獲獎與名人錄: 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教育部學術獎;國家圖書館2001年度百本代表著作;國家科學會傑出研究獎三次;Fulbright Scholar;菲華中正獎;時報文化獎;Stanley Hornback Scholar;蔣經國基金、大陸事務委員會、喜馬拉雅基金、國家科學會、太平洋文化基金、世華銀行、鄒文海基金、外交部、台灣大學等多項研究出版教學獎;系際盃籃球賽教練(十冠、十亞);100 尖端科學家;亞美名錄;傑出科學家名錄;劍橋21世紀2000傑出學者;亞太成就與可敬名錄;亞洲成就名錄;亞太名錄;非亞名錄;世界名錄;國際名錄; 亞美名錄; 台灣名錄; 科學與工程名錄;21世紀傑出學者;21世紀偉大心靈 著作 十一本英文 (Democracy Made in Taiwan, Lexington, 2007; Autonomy, Ethnicity and Poverty in Southwestern China, Palgrave 2007, Navigating Sovereignty, Palgrave 2003, Negotiating Ethnicity in China, Routledge 2002; Reform, Identity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Vanguard Research Center 2000; Collective Democracy,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of Hong Kong 1999; 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s Political Economy, Lynne Rienner 1995; Symbolic War,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993; China's Just World, Lynne Rienner 1993; Contending Dramas, Praeger 1992; The Spirit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Macmillan 1990) 與五十餘本中文(專/編)著,及論文、時論、詩鈔數百篇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86 191 9534 4490。
去登录